-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辅助化疗下高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骨肉瘤化疗,骨肉瘤化疗方案,骨肉瘤化疗费用,骨肉瘤化疗食谱,骨肉瘤化疗药物,骨肉瘤我化疗,骨肉瘤的临床表现,骨肉瘤特点不正确的是,骨肉瘤特点
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下各指标在高、低危患者体内的表达差异,探讨新辅
助化疗下高危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新辅助化疗下区分高危患者的
临床指标,以期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从而对其进行更有效的化疗及手术方案,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方法
疗的55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液学检查及X线表现等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
并填写下述骨肉瘤患者出入院情况登记表。55例骨肉瘤患者随访3~10年,以初次入
院时间为开始,随访3年为界限,其中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的患者25
例,归为高危组;3年内正常生存无复发、转移或死亡的患者30例,归为低危组。分
别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病程、化疗前后患肢疼痛变化、化疗前后静脉曲张
变化、肿瘤体积、X线类型、化疗前后X线评分、化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触o)和乳
酸脱氢酶(LDH)值等多项指标,分析并总结上述各项指标的特点及在化疗前后的变
辅助化疗下各指标在高、低危患者体内的表达差异,探讨新辅助化疗下高危骨肉瘤的
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新辅助化疗下区分高危患者的临床指标。
结果
1.基本结果
55例患者中发生转移、复发或死亡者即高危组有25例,占45%;正常生存者30
例,占55%。血液学检查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和加重的9名患者中,高危组7例,占
77%,低危组2例,仅占23%。临床评价化疗疗效差或变化不明显的6例患者中,5
者有6例均为高危组患者。其中化疗后评分耋9分者28人,高危组18人占64.3%,
1
2.各分量变化:
1基本情况:xl性别、X2年龄分组、X3病变部位、酗病程分组1、x5病程分组2、
】(6血型、X7化疗方案;
在高危组中男性患者15人,占60%,女性患者为40%,低危患者中男性14人,
占46%,女性占54%。性别在高、低危患者之间无差异(p=0.342);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及其它部位患者在高危组中比例分别为64%、24%、
4%、8%。低危组中分别占47%、27%、10%、16%,病变部位在高、低危患者之间无
差异(p=0.602);
组中分别是83%和17%,化疗方案在高、低危患者之间无差异(p=o.071)。
x线表现的三种类型中(成骨型、混合型和溶骨型)高危组的比例分别是36%、
(p=O.533);
年龄以12岁为界,病程以3个月为界分别将患者分为2组,结果显示年龄和病程
在高、低危患者之间表达无差异(p=O.498,p=0.514和0.723)。
变化、x12静脉曲张变化;
在患者所有临床表现中,X8疼痛变化、X9皮温变化、X10关节活动度变化、xll肢
体肿胀程度变化、X12静脉曲张变化在高、低危患者之间无差异,其P值均0.05。
3
骨肉瘤X线表现类型、钙化区变化、溶骨区变化、软组织肿胀变化及是否出现病
理性骨折在高、低危患者体内均不存在差异,P值均0.05;而化疗后骨膜反应的变
化处于临界值,p=0.055;肿瘤体积、化疗后体积的变化及化疗后X线评分在高、低
危患者体内均存在显著差异,其P值均O.05;
2
分组240:
时其灵敏度较化疗前灿o≥250更高(P=o.002vsP=o.024),且化疗前LDH升高较化
P-o.020)。
疗后LDH升高灵敏度更高(P=o.009vs
3.各数值型变量:
低值)在高、低危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通过高、低危组两组比较t检验结果得出肿瘤体积、化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
值、化疗后X线评分在高、低危两组患者中存在差异,其P值均O.05。化疗后白细
在高、低危两组患者中不存在差异,其P值均0.05。
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疗后白细胞最低值四项指标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该四项指标在高、低危患者体内的
表达成正比。所以我们认为当某患者化疗前肿瘤体积≥150cm3或化疗前AKP≥
250Ⅳ/L或化疗前LDH≥240IU/L时即可考虑为高危骨肉瘤。
结论
1.性别、年龄、病程、部位、血型、化疗方案、是否骨折、X线类型、化疗后淋
巴细胞最低值无法评测骨肉瘤患者的恶性程度。
2.规范的术前化疗使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和改善,通过化疗前后临床
表现和X线表现的变化可以评价化疗不敏感的高危患者,对于化疗后临床表现或X线
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突变型瓜氨酸形蛋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pdf
- 护理学专业疼痛程的核心知识体系研究.pdf
- 护理干预对社区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和依从行为影响的研究.pdf
- 护生临床见习中者配合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pdf
- 护生职业伦理素及影响因素调查.pdf
- 持续低剂量率辐对hepg2肝癌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pdf
- 择期经皮冠状动介入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pdf
- 持续血液净化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pdf
- 探讨超声造影联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pdf
- 授权教育对2型尿病患者行为干预效果的质性和量性研究.pdf
- 旋毛虫43kd抗原基因重组质粒pet30a(+)-ts43的构建与表达.pdf
- 旋毛虫抗原在唾抗体检测中的研究.pdf
- 旋毛虫nbl的外培养及虫体可溶性抗原的分析.pdf
- 早产儿局灶性脑质损伤的磁共振演变及adc值的测定.pdf
- 早产儿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相关dna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pdf
- 早发肝癌、胃癌肺癌临床实验指标的变化物点及其与15个str位点的关联.pdf
- 早期不同时间窗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研究.pdf
- 早期vogt-柳-原田患者的视力预后和治疗.pdf
- 早期乳腺癌保乳后同期局部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pdf
- 早期应用盐酸替非班对不同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