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业指导第一讲资料.ppt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之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 《故事坊》 有一位医生,在他从医十年之后,赚了一笔钱,45岁时宣布退休,全家移民美国,每天从事他最喜爱的两样休闲生活:打高尔夫球与钓鱼。 一年后,出人意料地,他又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做医生。 朋友们都很奇怪,这位医生诚实地说:“打高尔夫球与钓鱼连续一个月就烦了,没有工作形同坐牢。后来我在美国跟许多移民一样,成了‘三等人’。” “何为‘三等人’?”朋友都好奇的问。 这位医生苦笑道:“首先是等吃饭,吃完饭之后就是等打牌,打完牌之后就是等死了。这样等了一年实在让人受不了,只好回来重操旧业了。” 人为什么必须要工作呢 启 示 工作不只是为了赚钱养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工作也充实着我们的生活。 关于第三产业-是我们广阔的就业空间 1、流通产业:商务、饮食、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邮政、电信通信等; 2、服务产业:金融、保险、建筑、房地产、居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公共事业; 3、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相应地,科研机构、学校、医院及防疫机构、体育业、社会服务业均在此范畴; 4、机关团体:国家机关、党团组织、 社会团体等。 行业: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各种行业在社会分工体系中都有其自身特定的含义、范围和地位,不同行业间在职责内容上既有明确的界限,也有密切的联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农业。在香港、新加坡,服务业是名列前茅的行业。 行业不同,工作环境迥然不同。 1、专业:广义指专门从事的某种事 业和职业。狭义是指教育机构为 培养专门人才而划分和学科类别。 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学校性质设置和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000年公布的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划分为13类,259个专业。 2、体力劳动类职业 生产工人类人员 商业工作类人员 服务工作类人员 农林牧渔类人员 三、 产业、行业、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一)产业 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三大产业: 1、第一产业指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 2、第二产业指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占需求的近1/3 3、第三产业指流通业、服务业、科教文卫和机关团体。我国三产从业人数相对偏低,发展空间大。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2/3 (二)行业 2002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行业分为20个门类: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三)专业 * 就业指导与创新教育 嗨,你是否和我过的是一样的日子啊?呵呵呵!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竞争意识,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把握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功能,以此提高毕业生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及就业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求职择业的实力,最终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 绪 论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中职学生就业形势; 2、了解就业政策与就业法规; 3、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中职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4、了解中职学生求职择业的途径和方法; 5、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学习创 业知识。 (二)能力、技能方面 1、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 2、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3、掌握一般的求职应聘、面试技巧; 4、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的特征 现实性 针对性 实用性 综合性 四、学好《就业指导》的方法 明确意义,树立信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