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韩0资料.ppt
鲁迅设计的这枚北大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便于制作圆形的徽章。巧妙的是: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 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有一首诗曾一度在北大流行: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若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写作背景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他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走上了北大校长的职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上学只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只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不称职教员,清除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 1、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那些殷切的期望? 2、蔡元培先生是分别针对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 最好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加以回答。 二、字词: 数(shù)载(zǎi) 干(gān)禄(lù) 弭(mǐ)谤 提携(xié) 肄(yì)业 孜孜(zīzī) 造诣(yì) 店肆(sì) 沦丧(lúnsàng) 訾(zǐ)詈 (lì) 冶(yě)游 塞责(sèzé) 会晤(wù) 相(xiāng)勖(xù) 敷衍(fūyǎn) 庶(shù)民 切磋(qiēcuō) 正轨(guǐ) 砥(dǐ)砺(lì) 鲜(xiǎn)为人知 整体把握,理解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 一、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 明确: 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 二、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 结构与观点 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③敬爱师友。 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 观点一:抱定宗旨 观点提出: ①大学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②多年弊端: 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提出要求: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观点证明: ③ 正反深入论证: 求学者: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造诣容有底止。 求官者:放荡冶游,敷衍塞责,学问毫无。 ④ 事例论证: 清朝的覆灭(官吏腐败) 人们对当局的不满(道德沦丧)。 结论: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在蔡元培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 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自己 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