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0508版本ok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实验0508版本ok资料.ppt

芽胞染色法: 细菌的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若用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胞不着色(芽胞呈无色透明状)。芽胞染色法就是根据芽胞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色后又难以脱色这一特点而设计的。所有的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除了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还需要加热,以促进芽胞着色。当染芽胞时,菌体也会着色,然后水洗,芽胞染上的颜色难以渗出,而菌体会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使菌体和芽胞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而能更明显地衬托出芽胞,便于观察。 四、实验内容 图8-2 单层琼脂法噬检操作过程 四、实验内容 图8-3 双层琼脂法测定噬菌体效价操作过程 四、实验内容 1、噬菌体的效价 双层法: (每组做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做2皿;另加对照1皿, 共7皿) 注意事项: 噬菌体对温度极其敏感,一般噬菌体60℃下5分钟绝大部分失活.因此加入上层培养基的温度要严格保持50℃以下,为防止琼脂凝固,此步操作要快,均匀铺满,不能出气泡。 为保证获得单一,彼此分离的噬菌斑,培养皿盖上和培养基表面不得有凝结水滴。正置培养,不能倒置。每皿噬菌体数量不能太多,维持100-300个为宜,否则噬菌斑不能分开而连成一片。 同组同学分工合作协调好,一位稀释噬菌体同时移噬菌体液以及移指示菌液;一位倒制底层平板同时拿上层试管接好移液。 四、实验内容 噬菌体效价测定操作图示: 四、实验内容 2、准备下次实验配培养基和玻璃器皿(每实验台) 1)完全培养基 2)再生培养基 3)生理盐水 4)缓冲液 A.0.1mol/L,PH6.0磷酸缓冲液. B.高渗缓冲液,于上述缓冲液中加入0.8mol/L甘露醇 5)原生质体稳定液(SMM) 5mol/L蔗糖,20mol/LMgCl20.02mol/L顺丁烯二酸,调PH6.5 6)促融合剂 40%聚乙二醇(PEG-4000)SMM溶液 7)玻璃器皿包扎: A.培养皿:18皿,6皿/包,包成3包 B.小试管:20支 C.吸嘴:1盒(约60个) 3、观察上次实验结果 五、实验报告 1、记录双层平板上的噬菌斑数目,计算噬菌体效价 注:噬菌体校价=pfu数×稀释倍数×10 五、实验报告 2、思考题: 测定噬菌体的效价,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才能测 定准确? 计算噬菌体效价时,选择30-300个pfu的平板计 数较好,为什么? 如果在你的测定平板上,偶尔出现其他细菌的 菌落,是否影响你的噬菌体效价测定? 五、实验报告 1、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注:菌落特征描写方法参考如下: 大小:大,中,小,针尖状 形态:圆形,不规则等 干湿情况:干燥,湿润,粘稠 高度:扁平,隆起,凹下 透明度: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颜色:黄色,金黄色,灰色,乳白色,红色,粉红色,黑色等 边缘:整齐,不整齐 2、思考题: 如何确定平板上某单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你所做的涂布平板法和划线法是否较好地得到了单菌落?如果不是,请分析其原因。 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微生物时为何培养皿需倒置?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目的要求 了解不同细菌对含氮及含碳化合物的分解和 利用情况 进一步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二、基本原理 微生物代谢与其他生物代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微生物代谢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此使得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途径。人们在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工作中,常利用其生理生化反应作用作为重要依据。 本实验分别安排微生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分解利用(淀粉水解实验水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对含碳化合物的分解利用(糖发酵试验)以及对含氮化化合物的分解利用(吲哚试验),让同学们对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性有一个初步和感性的了解,同时学习利用微生物形态、结构以及生化反应的特征对某些细菌进行初步的分类。 本实验进一步学习平板接种法、穿刺接种法、液体接种法。 三、实验材料 1.培养基: 淀粉水解培养基:2皿 明胶液化培养基:2支 糖类发酵培养基:4支 蛋白胨水培养基:2支 2. 接种用具:接种环(针、钩),酒精灯,镊子,消毒棉球,打火机,标签贴纸,废物杯,一次性口罩,纸巾,油性笔。 3. 实验菌种: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单球菌 4. 配置培养基的工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