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总复习祥解.ppt
总复习:基础知识 1 关键概念: 传播、信息、意义、符号、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把关人、意见领袖、皮下注射论(子弹论)、 传播效果 、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电子乌托邦、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总复习:基础知识 2 1、传播的历史: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 2、传播的定义:所谓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传播的分类: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4、符号的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总复习:基础知识 3 5.把关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把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并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6. 意见领袖 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着重要影响。 7.子弹论 (193):也称皮下注射论。在这种理论看来,媒介传播的内容就象射出的一发发威力强大的魔弹,而受众好比射击场上孤零零的靶子,任由媒介扫射,毫无抵御能力,只要被魔弹击中,便会应声而倒,即媒介具有强大的效果。 总复习:基础知识 4 8..传播效果:广义是指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 狭义是指传播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它具有双重含义: 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 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9.沉默的螺旋:由德国社会学家纽曼提出,当一种观点得到大众媒介持续不断地宣扬,从而成为所谓支配性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或所谓异常意见者便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已见去追随公众看法者会不断扩展。(219) 总复习:基础知识 5 10.议程设置: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和媒介有一个共同的“议事日程”,即对信息传播的活动进行重要、次重要、不重要或有次序的区别,并形成“议题”(议程)功能,使传播效果在宏观层面更具影响力。 11.电子乌托邦:当代新的电子媒介的发展为变革人类的传播活动、为改造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上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一种过于简单化的观点,即电子乌托邦。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实际上,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它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 总复习:基础知识 6 12.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是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的两种做法。“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两种做法各有优缺点:“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从而增加了理解难度,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 总复习:问题 1 一、简述什么是人际传播及其特点: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被称为人际传播,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社会功能:1.具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2.信息意义丰富复杂;3.具有双向互动性;4.具有自愿与非强制性。 总复习:问题 2 1、述评拉斯韦尔的“5w”理论: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5W”模式,即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这个模式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