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供求决定价格1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供求决定价格1祥解.ppt

例:假设某种产品的需求方程为Q=800-100P,供给方程为Q=-400+200P,那么,求解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可得均衡价格是4元,均衡交易量为400个。 0 0 (a)需求增加价格上升 P P Q Q DD SS SS DD (b)需求减少价格下降 均衡价格变动 (b) 供给减少 价格上升 (a) 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 0 0 Q Q SS DD SS DD P P 0 D S Q P 0 D S Q P 0 D S Q P 0 D S Q P a b c d 总结 需求曲线描述的是买者的意愿。 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卖者的意愿。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是供求平衡的状态,是令买卖双方都满意的状态,是均衡状态。 假如条件不变,即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变,市场会自发地调整到均衡状态。 供求变动导致均衡价格变动。 阅读和考题 阅读教材第2章第1,2,3,4,5节 思考题:教材第31页第3,4题,第32页第5,6,7,10题。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2讲 供求决定价格 需求 需求规律 作为个人价值判断的结果,一个市场中的每个买者心目中有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称作需求价格 。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东西有不同的评价,从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不同。 10 20 15 25 30 35 5 40 45 P 3 6 8 1 2 4 5 7 买者 需求价格(元) B1 45 B2 40 B3 35 B4 30 B5 25 B6 20 B7 15 B8 10 需求表 10 20 15 25 30 35 Q 5 40 45 P 3 6 8 1 2 4 5 7 价格 数量 45 1 40 2 35 3 25 5 20 6 15 7 10 8 30 4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是,一定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 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被称作需求(demand)。 需求价格从高到低排序就是需求线。 对于给定的数量,需求线的纵向高度是需求价格。 任意给定一个价格,横向看,需求线给出需求量。 10 20 15 25 30 35 Q 5 40 45 P 3 6 8 1 2 4 5 7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其他条件相同,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这个关系被称作需求规律(the law of demand)。 需求规律有两个理由:其一,假设每个人只购买一单位,把人们的需求价格从高到低排列,当价格上升时,愿意购买的人数即需求量肯定减少。其二,假设一个人可以购买多个单位,他愿意购买的数量也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 需求关系也可以用一个函数或方程来描述,分别称为需求函数或需求方程。 例如,对猎物的市场需求就可以用函数P=50-5Q或Q=10-P/5来描述。 需求的变动 当我们画出一条需求曲线或写出一个需求函数时,假定了商品自身的价格之外的因素都保持不变。 我们用需求曲线的移动描述这些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需求变动。所以,需求变动意味着需求关系的变化,即一个新的需求表、一条新的需求曲线或一个新的需求函数。需求的决定因素就是使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需求的决定因素有: 消费者偏好(preference) 收入:对于正常商品(normal good) ,收入增加,需求增加;对于低劣商品(inferior good) ,收入增加,需求减少。 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在满足某种需要方面,商品A的减少可以通过商品B的增加来弥补,那么,我们称B是A的替代品(substitute)。 假设A和B可相互替代,那么,当商品B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B的需求量减少。此时,人们会用相对便宜的A替代B,从而对A的需求增加。 如果A,B两种商品必须结合起来使用才能达到某种效果或满足某种需要,我们称A,B是互补品(complements) 。 假设A和B互补,那么,当B的价格上升时,对B的需求量减少,对A的需求减少。 人口 预期 政策 需求变动不同于需求量变动 以下推理错在什么地方? 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价格上升,需求减少;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价格下降,需求增加;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按照这种逻辑,价格永远不会稳定下来。 错在没有区别需求和需求量。 Q 0 0 Q (a)需求变动是需求线移动 A B (b)需求量变动可以是沿着同一条需求线移动 P P 总结 需求描述的是买者或消费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