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垄断市场与政府管制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及政府管制 ;垄断市场的特征与形成原因;什么是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具体原因;在生产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自然而然在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必然会产生垄断。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方面,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因为当生产和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生产和资本逐步集中到少数的大企业手中,他们之间就容易达到协议,形成垄断,使其操纵、控制市场供给成为可能,而其他企业则无法与之竞争; 另一方面,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生产和资本必然集中到了少数大企业手中,这些大企业要在竞争中打败对方单独取胜,则很不容易。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从而获取稳定的垄断利润,他们??有谋求妥协达成垄断的共同需要。 ;;;;当某个生产者拥有并且控制了生产所必需的某种或某几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来源时,就形成了自然垄断。这种自然垄断形成以后,其他任何生产者都难以参与此类要素的市场供给,从而就自然地限制或阻止了其他生产者的进入,这样,就维护了这个生产者的垄断地位及其垄断利益.最常见的是通过对原料的垄断来限制竞争。 有一段时间,在非洲以及其他地区,大多数的钻石矿都被南非的德比尔斯公司控制。加拿大国际镍公司对世界已知的镍矿储藏量的控制已经近90%,等等。 ;;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二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1 完全垄断厂商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 d Q ; 平均收益AR曲线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平均收益,因此,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AR=PQ/Q=P=d 边际收益MR曲线 假定反需求曲线函数:P=a-bQ TR(Q)=PQ MR=dTR(Q)/dQ=a-2bQ 由此得出:AR与MR曲线的纵截距相同,但MR曲线的横截距为AR曲线(即需求曲线)横截距的两倍。;MR;从上图我们可看出: (1)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与d重叠,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都等于价格。 (2)边际收益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的左下方。 (3)每个销量上的边际收益MR就是相应的总收益TR曲线的斜率。 总收益TR曲线是先上升,达到最高,后下降 ;3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图中,SMC和SAC代表既定规模,曲线D和MR代表需求和边际收益。 E点是短期均衡点,平均收益BQ1平均成本FQ1,厂商获得利润ABFG。;亏损极小时的短期均衡;4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图中D和MR市场上面临的需求和边际收益曲线,LAC和LMC是厂商面临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MR=LMC=SMC ;假定开始时厂商在SMC1和SAC1的规模上进行,按照MR=MC的原则,均衡点E。厂商获得利润是矩形区域P1B。 长期中,垄断厂商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按照MR=LAC的原则,得到均衡点G,相应的利润是矩形区域P2G。 既然实现了长期均衡,垄断者也实现了在某一工厂规模时的短期均衡。在长期均衡点G,MR,LAC和SMC相交,即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条件:MR=LAC=SMC;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限制性定价 ;1、含义 限制性定价是指在一个垄断性市场,哪怕是只由一个厂商进行垄断,仍然存在着其他竞争者随时加入近来的威胁,市场占有者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应当心甘情愿地牺牲一些短期利润,适当地降低价格,使市场对潜在的进入者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在位厂商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限制性价格是一种使得进入者失望或阻止它们进入的价格。限制性定价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产业组织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 ;2、内容 (1)静态限制性定价 早期的静态限制性定价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的,即认为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因此,潜在厂商相信,它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它的产量与在位厂商现行产量之和,超过需求的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在基于贝恩一索罗斯假定的早期模型中,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静态限制性价格的决定:折现率  根据马丁(Martin,1988)的研究,静态限制性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市场初始规模 ②进入者的平均成本 ③非价格进入壁垒;限制性定价中的折现率;文本;文本;(3)不完全信息下的限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