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肌无力综合症.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E肌无力综合症.ppt

病因及机制 临床特点 骨骼肌无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肌无力综合症与重症肌无力的鉴别 胆碱能危象 肌无力危象 肌无力危象:即新斯的明不足危象,常因感染、创伤、减量引起。呼吸肌麻痹、咳痰吞咽无力而危及生命。应卧床休息,保持镇静和安静,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和新鲜,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肌无力危象时,即刻肌注新斯的明1毫克,必要时可重复,症状改善后可改用口服。 两者鉴别 出现危象时,宜先注射用滕喜龙10mg,若注射后肌力明显好转者为肌无力危象;反之,若症状加重,则为胆碱能危象,此时可再做阿托品试验,即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mg,注射后如胆碱能症状,尤其是苍白、多汗、流涎、腹痛、肌束震颤等好转,则属胆碱能危象。若两种试验均无效,则可能为反拗危象。 浅谈L-E肌无力综合征 呼吸科 金浩 肌无力综合征(Myasthenic syndrome,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 LEMS)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与重症肌无力不同,肌无力综合征通常是一种 副肿瘤性病变,可伴小细胞性肺癌,但也可见于无肿瘤的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自主神经症状。 肌无力综合征为肺癌的副癌综合征之一发生率约为1%,其中小细胞肺癌合并肌无力综合征为1%-6%,因其发生率较低故易单纯误诊为重症肌无力。 概念 肌无力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69%-95%的 肌无力综合征病人可测出电压门控型钙通道抗体,针对突触前钙通道的自身免疫是导致肌无力综合征发病的机制。 电压门控型钙通道抗体与神经一肌肉接头处P/Q型钙通道相结合,减少钙离子内流,影响乙酰胆碱释放,神经冲动到达时,终板电位低于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于是临床上产生肌无力症状。 针对P/Q型钙离子通道的抗体可抑制交感、副交感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可能是肌无力综合征有广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 1、骨骼肌无力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肌无力累及躯干及肢体近端,无力症状以下肢为重,骨盆及大腿肌肉显著,静止时无力,稍运动后无力症状可减轻,长时间活动后又加重;约1/3的病人有肌痛;可伴有眼睑下垂、视物模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症状;咀嚼、吞咽困难、呼吸抑制等症状表现不明显。 半数以上的病人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口干最为常见, 还可有阳痿、便秘、少汗、体位性低血压和瞳孔反射异常。 1、肌电图典型表现:刺激运动神经初始动作电位波幅减低,低频重复剌激后动作电位 波幅进一步减低,高频重复刺激(≥10Hz) 后肌肉复合动作电位( MCAP) 波幅明显升高(达初始电位波幅的2~20倍)。 2、肌疲劳实验阴性。 3、新斯的明实验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合并肌无力综合征患者,应用新斯的明后症状以缓解为主,部分可无明显改善。 4、胸部CT、抗核抗体谱筛查 1、LEMS的治疗首先应寻找可能伴发的恶性肿瘤,并相应治疗。 2、药物治疗 ①胆碱酯酶抑制剂: 溴吡斯的明:成人每次60-120mg,每 日3-4次,可在进餐前30 min服用,作 用时间为6~8 h。 3,4-二氨基吡啶:20mg/d,分4次或5次 口服,注意除此药之外的其他氨基吡啶 类药物副作用大,不宜应用。 ②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10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3-5d,随后每3d减半量,即500mg、250 mg,继之改口服泼尼松50-60mg,最后酌情逐渐减量。 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d,之后改为口服泼尼松50-60mg,最后酌情逐渐减量。 直接口服泼尼松60-100mg,症状好转后,酌情逐渐减量。宜在早晨顿服。口服泼尼松维持量一般在5-20 mg,应用时间依患者病情不同而异,一般至少在一年以上,个别可长达十余年。 ④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每次口服50-100mg,每日1次,可长期应用。 环磷酰胺,每次口服50mg,每日2-3次;或200mg, 每周2-3次静脉注射,总量10-20g;或静脉滴注 1000mg,每5d1次,连用10-20次。 ⑤血浆置换: 起效快,近期疗效好,但不持久。疗效维持1周-2 个月,之后随抗体水平逐渐增高而症状复现。血 浆置换平均每日2L,每周1-2次。连用3-8次,适 用于肌无力危象。 ⑥IVIg 每次静脉滴注0.4 g/kg,每日一次,5d为 一个疗程,可每月重复1个疗程。 LEMS MG 机制 IgG通过功能性钙离子阻滞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