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意向国内研究现状.ppt
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 (1)就业意向现状的研究 曹坚民(1999)针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在大学生就业意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调查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大多大学生对就业难有充分心理准本有挑战意识;求职意向高热门职业看好,乡镇企业备受冷漠;大学生面对就业难有焦急心理;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就业指导。 瞿国忠,于壮强,蔡丽莎(2004)过对2004年北京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四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就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展开实证调查。同时也对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条件期望做出了调查分析。有56%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焦虑,24%的毕业生觉得乐观,还有20%的毕业生无所谓。 大学生的自主择业观占据主要地位,但有少数大学生仍然坚持“国家分配就业”原则。而就就业地而言,排名靠前的是北京上海还有沿海城市,至于愿意去边远省区、小城市、祖国西部的学生微乎其微。对工资收入得普遍追求在2500~4000元这一工资阶段,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性质时,排在前三位的单位依次是:外资企业、国家机关、私营企业等。 王惠惠、孙亚萍(2010)对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做了实证对比研究。在对城乡大学生就业途径选择项进行评分,且作均值比较后发现,两者选择的就业途径基本趋于一致,即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其就业途径的选择顺序是:人才招聘会(含网络招聘)、家庭及亲朋关系、学校推荐、尚未认真考虑、自主创业以及老师推荐;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其就业途径的选择顺序是:人才招聘会(含网络招聘)、家庭及亲朋关系、尚未认真考虑、学校推荐、自主创业以及老师推荐。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就业偏好程度排序为:个人发展空间、薪酬、工作环境、地域、专业对口性;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就业偏好程度排序为:个人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薪酬、地域、专业对口性。由此可见,城乡大学生都将个人发展空间、薪酬以及工作环境作为其求职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这说明当下大学生就业偏好较为理性,能够长远地看待就业问题。 李小霞(2013)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及访谈,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职业类型、就业区域、职业专业取向以及薪酬方面的误区,从学校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2)关于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前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的己有研究较少,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并且大部分研究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或者心理学方向着手,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的也占一部分对于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有的学者将其归结于我国市场分割的社会制度,有的学者则认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家庭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倾向。 家庭因素 田芳芳、白净、王赛男(2011)进行庭结构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分析的研究,他们通过对家庭赡养与就业地域、家庭期望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之间进行分析,得出家庭机构对学生就业意向存在影响。 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因素 杨四海、陈玉君(2006)试图从文化的方面对大学生择业中表现出来的多样化特点进行剖析,从做官为荣的传统观念,先进城市文化的吸引,大众文化和主体意识淡薄四个文化角度,阐释了大学生择业思想的形成,认为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功力思想,盲目追逐政治权利,偏安城市等发达地区,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 (3)大学生就业意向特点的研究 就业主体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越来越意识到,毕业后自己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进入就业市场,自我作为独立的价值单位有着更加明确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使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目前高校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使得大学生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关注。调查发现,有大部分的大学生赞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种就业制度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就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在就业竞争意识上,大学生即想主动竞争获取理想职业,又担心竞争失败,遭遇挫折,想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理想职业,但同时,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对凭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进行就业竞争缺乏足够的信心,还有很少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还未形成平等的竞争机制和环境。因此,大学生中存在着既想积极竞争又担心不能公平竞争的矛盾心理。从上文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他们的就业期望和实际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业心态多样化,第一在就业目标上,有大多数的大学生优先考虑的是能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职,表明大学生业在重视自我发展,敢于通过个人才能来获取事业的的成功,从成功价值的发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第二,在择业的价值标准上,大学生的选择是“效益好,收益高”的职业。“竞争性强,富有挑战性”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稳定、有保障”的职业,这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