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课改革开放详解.ppt
温故而知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解读课题 改革——对内改革 开放——对外开放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的?使用什么方法?这一方法最初从哪里开始实施的? 2、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3、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传统的生产模式相比进步在哪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主学习3: 政企不分,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 国有企业改革 1985年 本课考点 改革首先从 农村 开始,农村改革从 安徽凤阳小岗村 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开放格局和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城市改革的时间和重点 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 。 目标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课堂作业 《中考说明与训练》p122-123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花鼓戏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为金凤凰。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如何改革呢? 分三个方面 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并存 政企不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 营自主权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 城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小结 对外开放 对内改 革 尝试: 扩大: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歌曲 欣 赏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3、 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 A、1978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0年 B B B 知识巩固 你认为材料一到材料二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它符合什么原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头几年里,什么使农民富起来?随着农村的发展,什么使农民进一步富起来? * 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1978年底,北京; 内容:见p39 意义:见p39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实施的 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安徽凤阳曾经流传的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 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花鼓戏 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同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7.15亿公斤 1982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1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0年产粮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面对小岗村自发改革的成功,中央的态度如何?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水果生产基地 绿色蔬菜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 1950—1952年底 19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