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KI-药物调整-李文雄 - 1课件.ppt
* 危重病感染患者常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美平对肾的安全性高,比亚胺培南有优势。 危重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比率约12-15%,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死亡率高达40-70%。 * 我们知道,β内酰胺类药物的杀菌机制是时间依赖性的,取决于血液和组织浓度大于杀菌浓度的时间是否充足,通常杀菌浓度设定为4-5倍的MIC值。而ICU重症感染人群,也就是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体内状态与普通患者不同,可能造成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的变化,那么β内酰胺类药物在这类患者中是否会出现剂量不足呢? 最新发表在重症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纳入比利时4家ICU80例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进行连续血药浓度监测,研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美罗培南四种β内酰胺类药物。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研究,选择血药浓度4倍MIC的时间占整个给药周期的比例为观察对象,若这个比例大于理论要求,则说明该药物是足量的 * 结果发现,在给予这些推荐的标准剂量后,仅有美罗培南的T 4 ×MIC(%)均值57%高于理论要求的40%,从而达到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剂量要求,而使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标准剂量后,测得的T 4 ×MIC(%)小于理论要求,说明对铜绿假单胞菌或比铜绿假单胞菌MIC值更高的菌株无法达到杀菌剂量,因此可以看到,仅有不到50%的患者血药浓度达标。因此当我们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重症感染效果不佳时,可能要想到存在治疗剂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说明,经验治疗时给予美罗培南1g的剂量是可以信赖的。 * 此外,该研究根据测得的药代数据计算出针对不同MIC值细菌,试验药物标准剂量可达标的患者比例。这样各位老师在临床上,遇到特定的菌株,可以根据MIC值查一下所用的药物在重症感染患者剂量达标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实用的 * 记录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层面,就是PKPD的第一个环节,如果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的话。那看的就是T大于MIC的时间 那么在动物研究 ,T大于MIC的时间比例,总的在40-60%,就可以达到效果。 在临床上,来复制动物实验的方法,结果发现更佳的方法,感染病人,尤其是肺炎病人,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 TMIC达到100%,临床治愈的效果会更好。在一些难治性血流感染,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美罗培南的研究,100%T4-5xMIC, 临床和微生物学清除会更好 , * 记录 所以如果我们要改善这一群MIC比较高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预后,则一定要改变药物的剂量。 ICU里耐药菌是越来越多了,还是高耐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清除掉呢? 答案是肯定的,除了调整PKPD的指标,另外文献报道,联合使用高剂量的美罗培南,2g,q8h,治疗复杂的腹腔感染,即便是针对MIC32这样高耐的病菌,仍然治疗成功的这样的报道。 * β内酰胺类药物推荐剂量在ICU严重感染人群 是否足量? ICU重症感染人群(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体内状态与普通患者不同,可能造成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的变化 纳入比利时4家ICU80例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进行连续血药浓度监测,研究如下四种β内酰胺类药物: 观测指标: 血药浓度4倍铜绿假单胞菌MIC的时间比例 (T 4 × MIC (%)) 药物是否足量判断标准:T 4 × MIC (%)是否达到理论要求 Taccone et al. Insufficient β-lactam concentrations. Critical Care 2010;14(4):126-13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吡肟 美罗培南 头孢他啶 结果:除美罗培南外,其余药物剂量均不足 重症感染患者在使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标准剂量后,对铜绿假单胞菌或MIC值更高细菌血药浓度不足 美罗培南标准剂量使用后,T 4 ×MIC(%)均值高于理论要求,使75%患者达标 Taccone et al. Insufficient β-lactam concentrations. Critical Care 2010;14(4):126-135 不同MIC值情况下达标患者情况 根据测得数据,计算拟合出针对不同MIC值细菌,试验药物标准剂量可达标患者比例 可针对具体细菌进行查询,具临床实用价值 美罗培南 (1g) 头孢他啶 (2g) 头孢吡肟 (2g)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 目标浓度 4×MIC MIC值 (ug/mL) Taccone et al. Insufficient β-lactam concentrations. Critical Care 2010;14(4):126-135 达到适宜血药浓度的患者数(%) PK/PD指标 (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