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定稿(共176页)资料.ppt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 一、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物质,几乎每种植物体内都有,它们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入侵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分布广且部分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含量较高,而且多数化合物易以结晶形式获得,所以它们是较早被人类发现的一类天然产物 ,也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 据估计,经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约有2%转变为黄酮类化合物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实际存在于植物的所有部分——根、心材、边材、树皮、叶、果实和花中,在花、果实、叶中较多;且大部分存在于有色植物中,如松树皮提取物、绿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红花提取物等。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等有Vit 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中。常见的科属有;芸香科、唇形科、伞形科及豆科等。 至1979年止国内外发表的黄酮类化合物共1674(其中苷元902个,苷722个,其它为合成产物)。 至1993年止:黄酮类化合物总数超过4000个。 黄酮醇类最常见、黄酮类其次、其余则较少。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基本结构和分类 (1)结构 1952年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系列化合物。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有-OH、-OCH3等取代基,由于这些助色基团的存在,使黄酮类化合物多显黄色。 ★现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 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具C6-C3-C6结构。 由15个碳原子组成的基本结构如下: 例如: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性,柠檬、柚子、柑橘、绿茶中含量高, 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再如:具有抗癌活性的苦参素都是黄酮类化合物。 “素“——A环上为游离酚羟基或甲氧基。 “苷”——至少一个羟基与糖成苷。 一)黄酮和黄酮醇类 黄酮类: 该类化合物中以芹菜素和木犀草素最为常见,黄芩素也是个代表性化合物。 黄酮醇类: 双黄酮类: 1.3,8-双芹菜素型:银杏素、白果素 二氢黄酮类:紫花杜鹃甲素、甘草苷。 二氢黄酮醇类: 查耳酮类 查耳酮的定位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不同。 异黄酮类: 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等。豆科植物多见。 噢弄类(橙酮类): 硫磺菊素,定位与其它黄酮类不同。 花色素类: 矢车菊素、飞燕草素。 黄烷醇类: 黄烷-3-醇的衍生物称儿茶素类, 其它黄酮类 如:口山酮类:为苯骈色酮,异芒果素为碳苷。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基本结构和分类 2、黄酮苷的构成方式 ★黄酮类化合物的三种形式:游离黄酮、黄酮苷、与鞣酸(又叫鞣质)形 成酯,其中黄酮苷种类较多,连接方式有两种: 黄酮苷的连接方式: (1)O-糖苷 苷元与糖以C-O-C方式连接,例如单糖形成的黄芩苷、双糖形成 的橙皮苷等。除了单糖基苷类外,二糖基黄酮苷类在豆科植物中 普遍存在。 黄酮苷的构成方式 (1)O-糖苷 (2)C-糖苷 除O-糖苷外,天然黄酮类还发现C-糖苷,糖基多数连 接在6位或8位上。例如:牡荆苷的葡萄糖基不通过氧 原子而是直接连接在8位碳上;再如葛根苷,有治疗 心肌缺血的作用,葡萄糖基也是直接连在8位碳上。 黄酮苷的构成方式 (1)O-糖苷 (2)C-糖苷 (3)构成黄酮苷的糖类 ①单糖类 单糖主要有: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 L-鼠李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醛酸等。如黄芩苷是单糖苷。 黄酮苷的构成方式 (1)O-糖苷 (2)C-糖苷 (3)构成黄酮苷的糖类 ①单糖类 ②双糖类:常见有麦芽糖、乳糖、新橙皮糖、龙胆二糖、芸香糖(又叫芦丁糖)等。 (3)构成黄酮苷的糖类 ①单糖类 ②双糖类:常见有麦芽糖、乳糖、新橙皮糖、龙胆二糖、芸香糖(又叫芦丁糖)等。 3)构成黄酮苷的糖类 ①单糖类 ②双糖类 ③三糖类:主要有龙胆三糖。 3)构成黄酮苷的糖类 ①单糖类 ②双糖类 ③三糖类 ④酰化糖类:主要有2-乙酰葡萄糖、4-咖啡酰基葡萄糖等。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一、一般性质:1.性状:苷元多为晶性固体,苷类多为无定形粉末。2.颜色:黄酮的色原酮部分无色,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系,使共轭链延长,因而呈现出颜色。 花色素及苷元的颜色随pH不同而不同,一般显红色(pH7)、紫色(pH 8.5)、蓝色(pH8.5)等。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呈灰黄色-黄色 查耳酮多为黄色-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