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含氮有机化合物资料.ppt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学校规划教材 医用化学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牛颖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用化学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掌握 胺、酰胺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性质。 2.熟悉 胺、酰胺的分类。 3.了解 重要的胺、酰胺及其衍生物。 4.能力要求 用化学方法鉴别伯胺、仲胺和叔胺。 5.素质要求 理解胺、酰胺类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习目标】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1 第二节 酰胺 2 基础与临床 3 学习要点 4 牛颖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胺的概念、分类与命名 二、胺的结构 三、胺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胺 一、胺的概念、分类与命名 (一)胺的概念 胺可看作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即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所形成的化合物。 (二)胺的分类 根据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种类不同,胺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 根据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不同,胺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根据分子中含有氨基数目的不同,胺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 (二)胺的命名 1.简单胺命名 以胺为母体,烃基为取代基,称“某胺”。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2.芳香胺命名 当芳香胺的氮原子上既连有芳香烃基又连有脂肪烃基时,胺的命名以芳香胺为母体,脂肪烃基作为取代基,并在脂肪烃基名称前冠以“N-” 或“N,N-”。 3.复杂胺命名 以氨基作为取代基,烃基作为母体进行命名。 4.季铵类化合物命名 与无机铵盐及氢氧化物的命名相似。 二、胺的结构 胺具有棱锥形空间构型,氮原子为sp3不等性杂化,一对孤对电子处于棱锥体的顶端,类似于第4个“基团”。 第一节 胺 图13-1 氨、甲胺、三甲胺的结构示意图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在芳香胺中,氮原子也为sp3不等性杂化,但孤对电子所占的杂化轨道含有更多的p轨道成分,所以芳香胺分子中的氨基虽然是棱锥体结构,但趋于平面化。 三、胺的化学性质 (一)碱性 各类胺的碱性强弱顺序:季铵碱 脂肪胺 氨 芳香胺 第一节 胺 图13-2 苯胺的结构示意图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二)酰化反应 在有机分子中引入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能提供酰基的试剂称为酰化试剂,如酰卤和酸酐等。 (三)与亚硝酸的反应 1.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伯胺与亚硝酸作用,定量放出氮气,可用于氨基酸和多肽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3.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叔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亚硝酸盐。该盐不稳定,遇强碱则重新析出叔胺。 芳香叔胺与亚硝酸发生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生成C-亚硝基类化合物,该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的邻位和对位。 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 利用伯胺、仲胺和叔胺与亚硝酸反应的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用来鉴别三类不同的胺。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在低温(5℃)和强酸性溶液中,芳香伯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此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2.仲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脂肪仲胺和芳香仲胺与亚硝酸作用均生成N-亚硝基胺。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N-亚硝基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可引起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肿瘤,现已被列为化学致癌物。 四、重要的胺及其衍生物 1.苯胺 有毒,能透过皮肤或吸入蒸气而使人中毒。苯胺溶液中加入溴水立即生成2,4,6-三溴苯胺白色沉淀,常用此反应来鉴别苯胺的存在。 2.胆碱和乙酰胆碱 胆碱在体内与脂肪代谢有密切关系,有抗脂肪肝的作用。乙酰胆碱称为神经递质,是神经传导的介质。 3.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化学名为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苄铵,它能起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临床上常以1:1000~1:2000的稀释液用于皮肤、黏膜、创面、手术器械和术前的消毒。 4.N-甲基苯异丙胺 俗称为“冰毒”,它成瘾性强,对人的心、肺、肾及神经系统有严重损害作用,吸食或注射0.2g即可致死。 第一节 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胺 牛颖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节 酰胺 第十三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酰胺的概念和命名 二、酰胺的化学性质 三、碳酸衍生物 第二节 酰胺 一、酰胺的概念和命名 (一)酰胺的概念 酰胺是氨或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酰胺的通式可表示为: (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