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开放进程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
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
摘 要
金融开放可以改变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
制,并通过资源配置效应、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达到推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但作为“双刃剑”,金融开放也不可避免的带来种种弊端。从发生过金融危机的
国家来看,他们最大的相似之处就在于金融危机爆发前5—10年,各国都放松了
金融管制,实行金融开放。这说明金融开放会增加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对银行体
系的稳定性产生副作用。银行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业的稳定与否事
关我国金融安全和健康发展。虽然我国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银行危
机,但是银行体系的稳定状况并不容乐观。随着我围融入世界经济步伐的加快,
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等金融开放活动日益频繁,
正确的表征和测度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深入研究分析金融开放与我国银行体系稳
定性的相关性,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维持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
本文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界定了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概念和金融
开放的内容,对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和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
究;阐述了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及金融开放等影响因素的表现,并借鉴国际经验,
选择了城乡储蓄存款增长率、人民币贷款增长率、CPI、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
率等作为核心指标,通过CMAXt法的定量分析与补充指标、历史事件等定性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对1994.2006年问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测度,得出1994、
1995、1998、1999、2005年我国银行体系存在不稳定因素。
最后,在对金融开放与银行体系稳定性关系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借鉴
德米古克一孔特和德特拉贾切的计量模型(即D-K.D模型),根据我国银行体系的
实际情况,选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和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四个指标综合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即被解释变量赋值;选
择1年期存贷款利率、实际利率、FDI实际利用金额增长率、短期外债占外汇储
备的比率、外债负债率、M2/外汇储备和外资银行资产份额等八个指标作为解释
变量,对金融开放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实际利率、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率、外债负债率、612/外汇储备与我国银行
体系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即金融开放与我阑银行体系稳定性具有棚关性。
关键词:金融开放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银行危机
2
Research In
OnThebank Our
SystemStabilityCountry
Financial Process
In 0pening
Abstract
Thefinancial can the interventionto
openingchangegovernment’8excessively
thefinancial andrelaxthelimitthefinancial andthe
industry to organizations
financialmarket.AnditCallalso all tothe
give impetus development
economy
theresourceallocation effect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