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载哲学“感”畴研究
摘 要
著名现代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感应是中国自然主义的根本
观念”,当代,也有很多学者重视“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例如贡华南在他的《从“感”看中国哲学的特质》中就提出“中国文
化甚至是一种感文化。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阐释“感范畴在张载哲学里的意义和地位,
试图论证:“感是张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张载的思想体系中,“感”
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将其它的概念连接成一个整体。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解释“感’’的意义和追溯“感”
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渊源。“感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
意义。就哲学角度而言,本文主要从感动、感应、感应而生等方面进
行解释。“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本文主要从思想发
展的脉络进行梳理,从原始时期的天神崇拜、天帝观念所反映的天人
感应思想,《周易》丰富的“感”思想,汉唐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各
阶段进行考察。然后,对“感的种类进行了简要的区分。本文第二
部分主要写张载论“感”的背景以及张载对“感”的具体论述,张载
从“感的条件、动力、过程、结果对“感’’这一范畴进行论述。他
认为至静无感,感须有物,感的结果是“通,通则无碍,“感而后通”
为张载论述圣人能通达天人做好了铺垫。本文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
点,通过论述“感”与张载哲学的其它范畴的关系从而证明“感’’在
张载哲学中的枢纽地位。首先从本体与生成的角度探讨“虚”、“气”、
“感”的关系,气有阴阳,屈伸相感无穷,本体的太虚之气因为相感
而生成无穷万物。接着讨论虬陛’’与“感”的关系,“性”的意义的
扩充是张载哲学有开创意义的举动,性者万物一源,又形而后有气质
之性,因此性兼具形上和形下两义,虬|生”范畴体用合一。“感者性之
神,性者感之体。说明“性”与“感存在密切关系,合一不测为
神,“感”是“性”合两为一原因,性是感的本体。最后落脚到儒家
的终极目的,讨论圣人用感,圣人能感外物、感人心,圣人因感而通
天人,最终导向天人合一。
关键词:张载;感;通;天人合一
II
Abstract
Famousmodemscienceand
Needham,a
Dr.Joseph technology
that isthefundamentalof
historian,thinks Chinese
telepathy concept
naturaldoctrine.Inthe arealso scholars
contemporaryage,there many
attach tothe the
of‘‘Gan’’in ofChinese
importancesignificance history
HuananraisedanideathatevenChinese
thought,forexample,Gong
cultureisa‘‘Gan’’cultureinhis‘‘Onthe ofChinese
idiosyncrasy
fromthe of“Gan’’.
philosophyaspect
Themain ofthisthesis
isto onthe a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5).docx VIP
- Espressif 系列:ESP32 (适用于多媒体设备)_(17).ESP32图像处理与识别.docx
- 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一框(教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VIP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解读.pptx VIP
- 钢结构金属屋面及玻璃采光顶施工方案.doc VIP
- L3N型驱动器简易说明书_第1版.pdf VIP
- 从毕业生的现状谈中职语文的改革.docx VIP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雅马哈stagepas_600bt使用说明书.pdf
- DB15∕T 3841-2025 风力发电机组消防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