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要点.ppt
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二、习俗风尚 1.婚姻 清末民初 ⒈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 ↓ 婚姻自主,删繁就简(近代) ↓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新中国)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玲 50年代和60、70年代讲究的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挂帅,不能穿婚纱和西服,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改革开放以后,又可以穿婚纱了 2.丧葬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 (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3.其他风俗的变革 封建迷信 传统社交礼仪 见面礼:跪拜、作揖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鞠躬、握手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意致 【习俗风尚的变革】 旧习 婚姻包办 旧式丧礼 男子留辫 女子裹足 迷信活动 跪拜作揖 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迷信 握手鞠躬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风习的改良。与此同时,宋教仁,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力主“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在章程中更把它具体化为三十六条。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清《上海县续志·序》 (1)探讨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B、革命思潮的推动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3)影响: ①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②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2)变迁的主要特征: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后 趋势:保守、等级森严、单调向开放、美观、方便、平民化发展 (一)服饰(三大阶段) (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一、物质生活 1.中餐:四大菜系 2.西餐的传入时间、原因及影响 (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 二、习俗风尚 2.丧葬礼俗的变化 3.其他风俗的变革 1.婚姻习俗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处处以苏联为模式,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老大哥”的影响,在服装方面表现为列宁装的流行。“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中流行的所法。列宁装在年轻的新中国流行,除了表明当时中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求之外,还与它的装饰性元素有关——双排纽扣和翻领,以及附加的腰带有关。 * *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衣、食、住、民俗 一、物质生活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礼 义 廉 耻 以文治国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 三民 主义 2.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女装:旗袍的改良 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 中山装: 列宁装: 特征:朴素单一 特征:款式新颖,层出不穷 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 趋势:保守→开放 等级森严→平民化 单调、呆板→美观、方便 一、物质生活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传统与现代服饰,你更喜欢? 1.中餐:四大菜系 鲁、粤、川、淮扬菜 一、物质生活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国四大菜系及其特点 ①鲁菜 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醋酥鲫鱼 油闷大虾 九转大肠 ②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 烤乳猪 ③川菜: 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