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药物化学第九章化学治疗药2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药物化学第九章化学治疗药2解析.ppt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2.非核苷类典型药物利巴韦林构效关系 ①将结构中的1,2,4-三氮唑杂环变为1,2,3-三氮唑杂环,或对杂环进行取代,或对糖基部分进行修饰均会导致抗病毒活性降低或丧失。把糖基部分变成2′-脱氧-b-D-呋喃核糖基、b-D-呋喃阿拉伯糖基、b-D-呋喃木糖基和5′-脱氧-5′-取代-b-D-呋喃核糖基都会导致活性丧失; ②对3位伯酰胺基进行适当的修饰可保留其抗病毒活性,如C-3脒基衍生物、C-3硫代氨甲酰基的衍生物、1,2,4-三氮唑-3-硫代甲酰胺等化合物都具有抗病毒活性,且体内毒性降低; ③利巴韦林-5′-单磷酸、利巴韦林-3′, 5′-环磷酸酯、2′,3′,5′-三-O-乙酰基衍生物也表现独特的抗病毒活性,尽管2′,3′,5′-三-O-乙酰基衍生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较弱。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2.非核苷类典型药物利巴韦林合成 其他非核苷类药物 膦甲酸 膦甲酸钠 膦乙酸 phosphonoformic acid foscarnet sodium phosphonoacetic acid PFA和PAA可看作是焦磷酸的类似物,直接结合于病毒DNA聚合酶上的焦磷酸结合位点上,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还可以抑制HIV逆转录病毒,用于治疗艾滋病的综合征 。 三、抗艾滋病药物(anti-AIDS agents)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AIDS),是一种被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当HIV进入宿主细胞后,逆转录酶就会利用病毒的RNA合成DNA,所合成的DNA模板通过整合酶的作用装配到宿主基因中去。HIV病毒基因通过gag、pol、env基因得以编码。其编码遵循宿主细胞转录机制并被病毒基因所控制。聚蛋白在前基因组55位gag基因和160位pol基因的作用下合成。这种gag和pol的产物在一种被病毒自身编码片段(P17、P24、P7和P6)的蛋白酶作用下就产生了易感染的病毒微粒。 1.逆转录酶抑制剂(inhibitors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三、抗艾滋病药物(anti-AIDS agents) 逆转录酶是艾滋病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酶,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细胞中无此酶存在,而在动物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对该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抑制剂,从而使研究以逆转录酶为作用靶的抗艾滋病药物成为可能。 (1)核苷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合成HIV的DNA逆转录酶底物脱氧核苷酸的类似物,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的三磷酸核苷衍生物,与天然的三磷酸脱氧核苷竞争性与HIV逆转录酶(RT)结合,抑制RT的作用,阻碍前病毒的合成 。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三、抗艾滋病药物(anti-AIDS agents) (1)核苷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1964年齐多夫定(zidovudine)作为一个抗癌药物首次被合成,后来被证明具有抗鼠逆转录酶活性。1972年被用于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研究。1984年发现其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有抑制作用。1987年被批准作为第一个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上市。 zidovudine为脱氧胸苷(dT)C3′-位的羟基被叠氮基取代的类似物,它由一对苏型和赤型异构体组成,由于苏型异构体不能进行磷酸化,因而没有活性。 五、唑类抗真菌药物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antifugals drugs 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fluconazole),具有广泛的抗真菌谱,口服和静脉注射对各种动物真菌感染有效。体外无活性,但体内抗真菌活性是ketoconazole的5~20倍。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是继氟康唑后上市的另一个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其化学结构与酮康唑基本相似,但在体内、外抗真菌作用酮康唑强。除了能治疗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外,对烟曲霉也有抑制作用。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好,脂溶性比较强,在体内某些脏器,如肺、肾及上皮组织中浓度较高。但是与蛋白结合率较高。伊曲康唑在体内半衰期约为20h。用药2~4周后半衰期约为30h,在体内代谢产生羟基伊曲康唑,活性比伊曲康唑更强,但半衰期比伊曲康唑短。 氟康唑(fluconazole) 五、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antifug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