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非参数检验20130303解析.ppt
单向有序R×C表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中的分组变量(如年龄)是有序的,而指标变量(如传染病的类型)是无序的,其研究目的通常是分析不同年龄组各种传染病的构成情况,可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分析;而如果指标变量为二分类,如右上表,想分析是否随工龄增加患病率也增加可以考虑线性趋势检验;另一种情况是表中的分组变量(如疗法)为无序的,而指标变量(如疗效按等级分组)是有序的,如右下表,其研究目的为比较不同疗法的疗效,宜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双向有序属性相同的R×C表 表中的两分类变量皆为有序且属性相同。实际上是2×2配对设计的扩展,即水平数≥3的诊断试验配伍设计,如用两种检测方法同时对同一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其研究目的通常是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此时宜用一致性检验(或称Kappa检验) 双向有序属性不同的R×C表 R×C表中两分类变量皆为有序的,但属性不同,如下表;对于该类资料,①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混浊度之间有无差别时,可把它视为单向有序R×C表资料,选用秩和检验;②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有序分类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宜用等级相关分析;③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有序分类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变化趋势,宜用线性趋势检验 专题讨论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当n110,n2-n110时采用Z检验,这时的检验是属于参数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为什么? 专题讨论 配对比较的假设检验,符合参数检验的条件,宜用什么方法?能否出现t检验的结果P0.05,而非参数检验结果P0.05?如果出现了以上的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解释检验结果? 卡方近似 chi-square approximation Nomenclature 布非柔尼校正 Bonferroni correction 秩和检验 rank sum test 有序资料 ordinal data 连续性资料 continuous data 相持,相等,平局 tie 秩和 Sum of the ranks 编秩 rank assignment 正态近似 normal approximation 符号秩检验 signed-rank test 非参数检验 non-parametric test 参数检验 parametric test 思考与练习题(共4题) (in pages 191-192) 第6,8,9,10 题 The end ⒈ 建立假设 H0:差值总体中位数为0 H1:差值总体中位数不为0; α=0.05 ⒉ 计算统计量 假设检验步骤 ⒊ 查表与结论 查T界值表,T0.05(23)=73~203,T=91,在界值范围内,P0.05,不拒绝H0,认为指导后牙周状况无显著好转 第二节 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一、两组连续性变量资料资料的秩和检验 Wilcoxon rank sum test for continuous data 例9-2 某地职业病防治研究欲比较使用二巯丁二钠与二巯基丙磺酸钠的驱汞的排汞比值,结果见表9-2。 问题:这两种药物驱汞的效果有无差别? 17 6.80 10 3.83 18 7.28 11 3.83 20 8.54 19 8.50 21 12.59 22 14.92 T2=177.5 127 T1=75.5 n1=10 表9-2 两种药物驱汞的效果的比较 16 6.34 9 3.50 15 6.13 7 2.75 14 6.11 6 2.62 13 5.22 5 2.60 12 4.82 4 2.46 8 3.34 3 1.19 1.5 0.93 1.5 0.93 秩次(4) 排汞比值(3) 秩次(2) 排汞比值(1) 二巯基丙磺酸钠 二巯丁二钠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两种药物驱汞的效果的总体中位数相同; H1:两种药物驱汞的效果的总体分布中位数不相 α=0.05,双测检验 2. 确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Wilcoxon rank sum test. T值。 (1)编秩:将两组数据由小到大统一编秩。两组有相同数据时取平均秩; (2)分组求秩和。 (3)确定统计量T:若两组例数相等,取任一组的秩和为T。 若两组例数不等,取例数较小组的秩和为T。 本例T=75.5或T=177.5。 3. 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断: (1) 查表法。查附表10 T界值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用)按双侧(n1=10、n2-n1=5)格子第二行的值为84—145:(T0.05,L-- T0.05,U)。 本例75.5<84, 故在α=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1X50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图示.docx VIP
- 第4课+数据分包灵活传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十四章 圆.doc VIP
- 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共9个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VIP
- 系统集成项目实施指南.pdf VIP
-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一《无衣》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使用OllyDbg从零开始Cracking.doc
- 交通安全设施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高清版)B-T 21109.1-2022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1部分:框架、定义、系统、硬件和应用编程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