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的联系汇制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香港的联系汇制度

内容提妥 g香港自1983年起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并不是汇率制度的创新,而是货币 发行局制度的变形。虽然货币发行局制度自1849年在英属殖民地毛里求斯建 立以来.曾先后被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但浚制度的重要性却常被主流经 济学家们所忽视。原因有二:一是采用该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通常为毫无国际影 响力的小型经济体;二是学术界缺乏对该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系统性资料。1997 年,始于亚洲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改变了人们对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态度。香港的 丰富经验为对该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解答一系 列的问题,比如:货币发行局制度是否坚如磐石?其利益与成本又如何?在何 种条件下其利益大于成本?前景将会怎样?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香港在坚持货币发行局制度《联系汇率制度)的 前提下,进一步保持汇率稳定而成本最小的机制。文章分为6部分:第一部分 简要介绍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从理论与历 史两个角度分析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产生与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对维持该 制度的利益与成本进行比较;第四与第五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在这两部分罩, 笔者结合实际剖析了香港联汇制防范机制的缺陷,并指出:曾被香港金融当局 否决的香港学术界的建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前者对联汇制的改进措施; 最后,第六部分对香港联汇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The rate linked hasbeen in since isnot adopted exchange Hong Kong 1983.Actually,it aftinventJonof rate butavanantof board exchange curmncyarrangementAlthough board been has morethan times砷differentits currency adopted seventy since places introductioni13Maudliusin economists 1849.mains的amhave the often neglectedimporIance 0fthisfbm of be to institution.ThisduethefactthateconomiesWjththe monetary may board tobe tend smallandlank second currency influences.Areasonisthat global data to rich seriousresearch013 boardare systematicenough notavailable support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