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导论 1.1 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教学目的 1. 加深对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的了解,理解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了解信息经济学研究方法; 2. 理解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3. 掌握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1.1 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 1.1 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 1.1 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 1.1 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 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为什么会形成这门学科? 这门学科有什么作用? 1.1 信息经济学课程背景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2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和方法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1.3 信息经济学研究基础 #国外信息经济学经典文献 #国内信息经济学研究主要出版物 #国内信息经济学研究主要出版物 #国内信息经济学研究主要出版物 #国内信息经济学研究主要出版物 四个核心方面: 博弈的参加者(Player)——博弈方 各博弈方的策略(Strategies)或行为(Actions) 博弈的次序(Order) 博弈方的得益(Payoffs) 4)经济博弈分类 静态博弈(static game):博弈中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然不是同时行动但后行动者并不了解前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例如:“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动态博弈(dynamic game):指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例如:“象棋”;围棋;“升级或拖拉机”、“炒地皮”等纸牌游戏。 政府政策与企业行为之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博弈: —— 关税水平与走私、税收与逃税之间的博弈; —— 政府与企业之间“鞭打快牛”博弈; —— 政府官员“四菜一汤”廉正作用的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泽尔腾(1975) Kreps和Wilson(1982) Fudenberg和Tirole (199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海萨尼(1967-1968) 不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泽尔腾(1965)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纳什(1950,1951) 完全信息 动态 静态 最大化分析 ——求极值(人是理性的) 给定约束条件(游戏规则)和目标(payoff),求最大值。 博弈论专家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约束条件。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约束条件的正确判断 5)经济博弈分析方法 非制度性约束: 1、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品、自然资源)(有什么) (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紧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 ) 2、技术条件(能做什么)(工程学) 3、信息空间(知道什么)(决斗,“没看见你”) 4、效用函数(喜欢什么)(心理学,“红与黑”) 制度性约束:(游戏规则,“if,then”,限制选择空间) 1、正式制度(法律、法规)(法学,“右行”) 2、非正式制度(伦理、习俗、“潜规则”)(“闯红灯”) 博弈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