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生育保险制度祥解.ppt
第六章 生育保险制度 2012.11. 2012/11/9 * 前言 生育具有两重性。既是一种自然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 生育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按市场规则,社会应该承认其社会价值,给予合理经济补偿。 13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疾病和生育保险制度。其中大部分实行合一的制度,不单独设立。 制度主要类型:社会保险型(91个国家,占67%);强制性保险和普遍医疗保健相结合型(20多个富裕国家实行,占15%);社会保险和雇主责任相结合型(8个不富裕的国家实行,占6%) 2012/11/9 * 内容 第一节 制度概述 第二节 主要政策 第三节 运行状况 重点: 第二节 思考: 为什么说建立生育保险制度有利于帮助女性就业? 生育保险待遇的项目有哪些? 2012/11/9 * 第一节 制度概述 (一)主要概念 (二)制度作用 (三)主要特点 (四)发展历程 2012/11/9 * (一)主要概念 生育 是指妇女从怀孕期开始到胎儿娩出母体的整个过程,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 生育保险制度 是指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关键词:生育子女 、物质帮助 孕产妇死亡率: 妇女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于各种原因的比率,但不包括意外死亡。 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占全球的99%。 240 2012/11/9 * (二)制度作用 240—242 1.促进妇女平等就业; 2.使妇女安全、健康地度过生育时期; 3.分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4.生育保险有利于延续后代,提高人口素质; 5.生育保险有利于国家人口政策的审理贯彻实施。 《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 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比如考虑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目前,我国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了变通规定。比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香港法定结婚年龄是16周岁。 台湾法定结婚年龄为20周岁。父母同意下男18周岁,女16周岁。 2012/11/9 * (三)主要特点 236 1.享受待遇人群的特定性 2.待遇保障的可预见性 3.待遇支付的时间性 4.生育保险医疗服务保 5.障水平高于医疗保险 2012/11/9 * (四)发展历程 (一)建立时期(1951——1985) 历史背景 253 制度政策:《劳动保险条例》规定:5项。254 基本评价: 与促进人口增长政策相适应。 254—255 起到促进女性就业的作用。255 表6—1 2012/11/9 * 表6—1 1949—1962年城镇全民所有制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年份 全民所有制职工总数 全民所有制女职工数 女职工数比例 指数(上年女职工数为100) 1949 800 60.0 7.5 —— 1952 1580 184.8 11.7 308.0 1953 1826 213.2 11.7 115.4 1954 1881 243.5 12.9 114.2 1955 1908 247.3 13.0 101.6 1956 2423 326.6 13.5 132.1 1957 2451 328.6 13.4 100.6 1958 4532 810.8 17.9 246.7(大跃进) 1959 4561 848.6 18.6 104.7 1960 5044 1008.7 20.0 118.8 1961 4171 886.8 21.3 87.9 1962 3300 673.8 20.4 76.0 2012/11/9 * (二)改革时期(1986——) 改革背景: 社会分工、行业特点,导致有些企业女工集中。 1991年,山东某市对26个系统261个企业调查生育费用负担,最重的公交系统与最轻的航运系统人均负担相差10倍以上。某纺织厂4500人,女工70%,每年支出生育费用近30万元。 1993年,全国职工总人数1.48亿,女职工占总数38%。当时生育期间待遇按疾病待遇处理,误工费、检查费、医疗费、产假工资等费用均有企业负担。 表6—2 1995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