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担架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担架发展

托起生命的“绿舟” 浅谈日益革新的伤员传送器——军用担架 徐凯 提起担架,我们自然会想到解放战争时期那一队队规模浩荡的支前担架团。平津战役期间,安徽“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国家标准,我国成年男性90%为1754mm以下,95%为1775mm以下,99%为1814mm以下。因此参照国际标准制式生产的担架同样适用与我国。如ISO标准长为2 290 mm ,宽58 5 mm,高13 5~175 mm。其设计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展收迅速,主要适用阵地抢救环境,同时也适用海军舰艇内部的狭小空间、飞机和直升机的内部空间、陆上运输工具的内部空间等;金属部件表面光滑,伤员接触面材料舒适,不会加重伤病员伤情,尽量减少伤病员痛苦;担架材料适用范围广,便于洗消;坚固耐用,使用安全可靠,不含易失落零件;携带、使用、维修方便;最后是成本低,制作材料来源广,便于批量生产。 2 . 特种用途担架 特种用途担架用于在不同气候、地形、战位或作战条件下不允许使用通用担架的情况下后送伤员时使用的担架。根据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种类较多,一般分为:1)山岳丛林担架:可用于山岳丛林、招泽地等特殊环境地域,如篮性担架、马鞍组合担架、无杆非刚性担架、真空褥垫式担架、铲式担架、船形拖板担架等;2)海上急救用担架:适用于海区环境,如海上漂浮式担架、罗宾逊担架、斯托克斯担架、筐式担架等(国外舰艇上随处可见垂直固定在走廊壁上和扶梯拐弯处的“罗伯逊”、“斯托克斯”等多种担架。2~3副为一组,在美军巡洋舰上有4种50副,护卫舰上有2种15副,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3)雪地沙漠担架:可用于雪地、沙漠等特殊环境地域,如雪撬担架、部分多功能担架等。4)根据伤员伤情特点设计的特种担架。如:MILLER全身固定夹板担架、多部位骨折固定担架、软式手提战术担架、烧伤伤员用的吸附式无纺布担架等。 三、发展现状和趋势 1.功能不断扩展,适用不同战场环境 由于未来战争战场条件恶劣,物质匮乏、后方补给困难等特点,伤病员搬运工具的发展,具有向多种功能融合的趋势。目的是多种功能相互叠加,一物多用。国内外常见情况如下:野战病床,即给担架附加支腿或脚轮,固定后作为临时病床,同时配备必要的小型监护救治装备配套,就可形成小型移动式重症监护中心,供伤病员救护、监护等用;紧急处置手术床或工作台,与野战病床附件类似,但要求较高稳定性,担架在不用时,可作为野战医院或救护所的工作平台;适应不同地域和作战环境需要,配置各种附件,如前者以担架轮、气囊、雪橇等为主,后者以“三防” 后送袋、增压、增温型担架,可在核生化、高原、高寒等环境下后送伤员;适合常规战争,具有一定的装甲防护功能担架,如配备凯芙拉材料。 2.担架智能化,救治水平高效 现代战争,由于武器杀伤效能的增大,使急危重伤员明显增加。同时,部队机动性地幅的扩大,使得伤员与救治机构的距离大幅度增加,要求必须向前沿提供更高层次的医疗保障。对于受伤人员来说,最危险的阶段莫过于创伤发生后的10分钟和1小时内,分别是救治的“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如果伤员的伤情在这段时间内能稳定伤情,那么,40%以上的生命都能够得到抢救。据统计,战场上90%的死亡者是因其伤情不能很快地稳定而造成的。因此,为了减少战场上的死亡率,需要现场对危重伤员实施有效救治。这就需要多种急救复苏设备、器械和药品。由于现有急救复苏器材种类零乱,加上单兵负荷的限制,其携运量显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各国陆续研制和装备了微型集成化综合急救复苏处置系统。其特点如下:它能独立开展对危重症伤员急救监护和高级生命支持,即使无专业医务人员在场,也可由普通医务人员或卫生员在现场向危重伤病员提供生命支持操作;系统立足在先进成熟技术基础上综合模块式集成,不仅担架极易与基座分离,而且其生命支持系统的各个组件也可十分方便地更换,以保证勤务运作各环节能顺利衔接;机动能力、野战生存能力和兼容性强,适合装载于多种后送车辆、飞机和船只,方便后送并开展不间断的途中治疗;质控软件可不断升级,以便对前沿不同伤型、伤情和伤势特点进行分析,以便进行针对性急救处置。种种优势适用于在快节奏、高机动及高危险等级的现代战场上救治危重伤员,对减少伤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3.专用伤员搬运工具快速发展,适应多种伤情。 外军专用担架结构多种多样,由于各国的勤务思想不同及作战方向、作战模式等的差异,其使用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从目前看,随着军种任务的加强,海空军专用担架开发受到特别关注。海上作战,如何快速对伤员进行救护、减少淹溺死亡,这也是各国发展重点。为达到海上漂浮功能,研制方向以改善材料性能,转换以往通用担架的杆件铝合金材料笨重局面,采用轻质高强度聚丙烯或类似材料,特别是泡沫成型技术,使担架重量减轻,同时提高其疏水性和阻燃性。担架杆趋于采用方管式,以能增加浮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