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MOS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 § 5.1 MOS集成电路的寄生效应 5.1.1 寄生电阻 5.1.2 寄生电容 5.1.3 寄生沟道 5.1.4 CMOS电路中的闩锁效应(Latch-Up) § 5.2 MOS集成电路的工艺设计 5.2.1 CMOS IC的主要工艺流程 5.2.2 体硅CMOS工艺设计中阱工艺的选择 § 5.3 MOS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规则 5.3.1 ?设计规则 5.3.2 微米设计规则 § 5.4 MOS集成电路版图举例 5.4.1 硅栅CMOS反相器的输入保护电路 5.4.2 铝栅工艺CMOS反相器版图举例 5.4.3 硅栅NMOS反相器版图举例 5.4.4 硅栅CMOS与非门版图举例 § 5.5 版图设计技巧 4.5.1 动态CMOS电路 § 5.1 MOS集成电路的寄生效应 5.1.1 寄生电阻 5.1.2 寄生电容 5.1.3 寄生沟道 5.1.4 CMOS电路中的闩锁效应(Latch-up) § 5.2 MOS集成电路的工艺设计 5.2.1 CMOS IC的主要工艺流程 5.2.2 体硅CMOS 工艺设计中阱工艺的选择 § 5.3 MOS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规则 5.3.1 ? 设计规则 5.3.2 微米设计规则 § 5.4 MOS集成电路版图实例 5.4.1 硅栅CMOS反相器的输入保护电路 5.4.2 Al栅CMOS反相器版图举例 5.4.3 硅栅NMOS反相器版图举例 图5.8 等平面工艺的实现 如采用预腐蚀(腐蚀液:HF+HNO3+H2O或醋酸稀释)局部氧化,则:以Si3N4为掩模,在下一步进行氧化前将露出的Si有选择地腐蚀掉一部分,减少Si的量,可使氧化后的表面与未氧化的Si表面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除在窗口附近稍有起伏)?等平面工艺。 采用LOCOS工艺,与浅结工艺结合,可起到较好的隔离表面漏电流的作用,并能较好地实现硅片表面平坦化,有利于金属布线。 LOCOS工艺的缺点: 氮化物直接长在硅表面,将在窗孔中引起较高的位错密度,因此通常在生长氮化物之前先长一层薄的氧化物(几十?),降低因晶格失配导致的高位错密度。但这层薄氧化物的存在,使氮化物边缘下面产生一些氧化,形成一锥形的氧化物穿进将成为窗孔的区域,形似鸟嘴“Bird Beak”。当氮化层被腐蚀掉后,此“鸟嘴”仍可能保留,在浅扩散时,将阻挡杂质进入Si衬底内,使硅的有效使用面积降低。 图5.9 “鸟嘴”的形成 另一方面,“鸟嘴”将使MOS管实际的沟道宽度W减小,导致IDS比设计值偏低,并产生阈值电压VT随W减小迅速升高?形成所谓“窄沟效应” 。 1、P阱工艺 ? 发展较早,技术较成熟。 轻掺杂的N型衬底上作PMOS,P阱内作NMOS,使VTP、VTN的匹配较易调整。P阱衬底浓度(ND)较高,使?n降低,PMOS衬底浓度NA较低,?p有所提高,有利于P管、N管性能匹配。 2、N阱工艺 ? P型衬底作n-阱,与E/D NMOS工艺兼容。 轻掺杂P型衬底上的NMOS载流子迁移率?n提高,尤其适合用在动态CMOS、P-E逻辑、多米诺逻辑中。 3、双阱工艺 在高浓度n+衬底上生长高阻外延层(接近半绝缘状态),可分别作N阱、P阱,闩锁效应得到抑制。 由双阱工艺思想发展到绝缘衬底上的CMOS技术 – SOI (Silicon On Insulator)。 圆片(Wafer)尺寸与衬底厚度: 3?? – 0.4mm 4?? – 0.525mm 5?? – 0.625mm 6?? – 0.75mm 硅片的大部分用于机械支撑。阱的深度?D、S的结深Xj + D、S耗尽扩散 + 阱与衬底间PN结之间的耗尽扩散 + 光刻、套刻间距。此外,阱深还与电源电压有关,VDD=5V,阱深5?6?m;VDD=10V,阱深8?9?m。 Tips 70年代末,Meed和Conway倡导以无量纲的“?”为单位表示所有的几何尺寸限制,版图上所有图形和间距尺寸均为?的整数倍。通常?取栅长L的一半,又称等比例设计规则。由于其规则简单,主要适合于芯片设计新手使用,或不要求芯片面积最小,电路特性最佳的应用场合。 图5.10 基本的?设计规则图解 80年代中期,为适应VLSI MOS电路制造工艺,发展了以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