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振动学上机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学上机实验报告
Experiment Report to Mechanical Vibration
专 业
班 号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悬臂梁的模态分析
问题表述
使用ansys10.0对图1的悬臂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尺寸如图1,单位是mm。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泊松比为0.3,密度为。
图1 悬臂梁的模态分析
建立模型
选择单元类型。【Preprocesse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Add…】【Structual Solid】【Solid Brick 8Node 45】【OK】【Close】 ;
定义材料属性。【Preprocesse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al】【Linear】【Elastic】【Isotropic】在【EX】一栏填入“2e+8” 在【PRXY】一栏填入“0.3” 【OK】【Density】在【DENS】一栏填入“7.8e-6” 【OK】【左上角的Material】【Exit】 ;
建立实体。【Preprocesser】【Modeling】【Create】【Volumes】【Block】【By Dimensions】在【X1,X2 X-coordinates】一栏分别填入“0”和“5”在【Y1,Y2 Y-coordinates】一栏分别填入“0”和“5”在【Z1,Z2 Z-coordinates】一栏分别填入“0”和“20”【OK】;
画网格。【Preprocesser】【Meshing】【Mesh Tool】【Element Attributes】一栏选择“Global”【Mesh】一栏选择“Volumes”【Shape】一栏选择“Hex” 【Free】一栏选择“Mapped” 【Refine at】一栏选择“Elements” 点击【Mesh】按钮左击在第③步已经画好的实体【OK】 。
至此,模型已经建立好。
求解模型
选择分析类型。【Solution】【】【】【】【OK】【Solution】【NO. of models to extract】一栏填入“5”,其他默认,即求解前5阶模态【OK】对于弹出的对话框依旧默认【OK】 ;
定义约束。【Solution】【Apply】【Structual】【Displacement】【On Areas】选择 的那一个面【OK】在【Lab2 DOFs to be constrained】一栏选择“ALL DOF”,即约束整个面【OK】 ;
求解。【Solution】【Current LS】对于弹出的对话框选择【OK】等待出现“Solution is done”对话框,选择【Close】。
至此,模型已经求解好。
结果分析
①结果浏览。【General Postproc】【】【General Postproc】【By Pick】选择【set1】,即读取第一阶求解结果【Read】【Close】窗口上方菜单栏的【PlotCtrls】【Animate】【Model Shape…】全部默认【OK】如果要读取第二阶求解结果并且观看动画,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只是在【By Pick】后选择【set2】其他阶以此类推。
各阶求解动画前五介截图如下所示所示。
悬臂梁的 第1阶模态分析求解动画
悬臂梁的 第3阶模态分析求解动画
悬臂梁的 第5阶模态分析求解动画
悬臂梁的 第6阶模态分析求解动画
弹簧质量系统的模态分析
问题表述
使用ansys10.0对图2的弹簧质量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弹簧刚度均为K=1.5N/m,c=0.5,质量块质量均为1。
图2 弹簧质量系统的模态分析
建立模型
①选择单元类型。【Preprocesse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Add…】【Structual Mass】【3D mass 21】【OK】【Add…】【Combination】【String-Damper 14】【OK】【Close】 ;
②定义常数。【Preprocesse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 【Add…】【Type 1 MASS21】【OK】在【Mass in X direction MASSX】一栏填入“4”,其他默认【OK】【Add…】【Type 2 COMBIN14】【OK】在【String constant K】一栏填入“4” ,其他默认【OK】【Close】 ;
③建立实体。【Preprocesse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C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原理知识要点.doc
- 机械原理精压机.doc
- 机械原理答案912.doc
- 机械原理试卷6.doc
- 机械原理试卷A答案10.5.24.doc
-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2.doc
- 机械原理第七版西北工业大学课后习题答(27章).doc
- 机械原理绪论复习题.doc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doc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