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工艺学2011年12月考试复习资料.doc

生物制品工艺学2011年12月考试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制品工艺学2011年12月考试复习资料

1、菌株分离就是将一个混杂着各种微生物的样品通过分离技术区分开,并按照实际要求和菌株的特性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分离、筛选,进而得到所需微生物的过程。筛选是指一种以多数物质中按预定目标就某种具有特定性质的物质进行精选的操作过程。狭义的复壮是一消极措施,一般指对已衰退的菌种进行复壮;广义的复壮是一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生产性状未衰退前就不断进行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测定,以在群体中获得生产性状更好的自发突变株。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指某一代谢中间体的前一阶段的物质。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培养方法。在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消耗,间歇或连续地添加营养成分或新鲜培养基,但不同时收获培养液。 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最大限度地积累产物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1、筛选菌种的性能鉴定一般采用两步法,即初筛和复筛,经过多次重复筛选,直到获得1~3株较好的菌株,供发酵条件的摸索和生产试验,进而作为育种的出发菌株。 2、工业菌种育种的方法诱变、基因转移、基因重组。 3、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冷冻保藏干燥保藏低温保藏传代保藏悬液保藏对于重要的菌种,应该选用不同的保藏方法保藏,以避免菌种丢失,其主要保藏原理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水平或使其处于休克状态,所以低温,少水环境均可或者两者兼用. 10、过滤介质一般是棉花、活性炭,也有采用玻璃纤维、焦炭等。 11、一般来说,微生物学的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补料分批培养 12、根据菌体生长、繁殖的关系将合成代谢产物分为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13、柠檬酸发酵的糖质原料有薯类:甘薯、薯干、木薯、木薯干、马铃薯、薯渣;谷类:玉米、小麦、面粉、大米;淀粉:谷类与薯类加工的淀粉;砂糖:白砂糖、赤砂糖、糖蜜;淀粉糖:淀粉水解糖(单糖、双糖、糊精、葡萄糖母液);果实、粮食加工下脚料:各种含糖果实、糖食加工的下脚料等。 14、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微量元素、生长因子和前体。 15、柠檬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是葡萄糖经EMP、HMP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一方面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另一方面经CO2固定化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生成柠檬酸。 16、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消泡剂主要有天然油脂:玉米油、豆油、棉籽油等;聚醚类:聚氧丙烯甘油(GP)、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GPE),它们以一定的比例配制的消泡剂称泡敌;高级醇和酯类:十八醇、聚二醇等;硅酮类:最常用的是聚二甲基硅氧烷,也称二甲基硅油。它表面能低,表面张力也较低,在水及一般油中的溶解度低且活性高。 1、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答: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生成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生长较快,发酵周期短;培养条件易于控制;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⑤静电吸附作用机理:干空气对非导体的物质相对运动磨擦时,会产生诱导电荷,纤维和树脂处理过的纤维,尤其是一些合成纤维更为显著。 8、引起发酵液pH上升或者下降的因素有那些? 答:(1)引起pH下降的因素: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特别是葡萄糖过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加之溶解氧不足,致使有机酸大量积累。消泡油加的过多。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氨被利用,pH下降。 (2)引起pH上升的因素: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使pH上升生理碱性物质的存在。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加入过多使pH上升。 9、pH值调节和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调节培养基的原始pH值,或加缓冲溶液(如磷酸盐)制成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使盐类和碳源的配比平衡。 ②可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弱酸或弱碱进行pH值的调节,进而合理地控制发酵条件;也可通过调整通风量控pH值。 ③采用生理酸性铵盐作为氮源时,由于NH+4被微生物细胞利用后,剩下的酸根会引起发酵液pH值的下降,在培养液中可加入碳酸钙来调节pH值。 ④在发酵过程中根据pH值的变化可用流加氨水的方法来调节,同时又可把氨水作为氮源供给。最好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