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 我是谁(范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自我的分析------我是谁? 我是谁?自己回答十次,每次都给出不同的答案。人贵人自知之明,这是指人要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可以说,正确评价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随着人的经历的增多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在不同的年龄段和经历了不同的事情之后总是不同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青少年时期,对父母或老师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所作出的评价当时不理解,不乐于接受,甚至觉得不对,但长大成人后回过头来再细想时,才发觉当初老师或父母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实在是太准确了,后悔当初不多听听大人们的逆耳忠言。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身上的缺点,局外人看起来可能会更客观,而自己却不知不悟,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自己完整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自己的身体与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相貌等;二是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如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等;三是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包括自己的责任、影响及与他人的关系等。 在性格方面: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所以分析时我也注意要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词语。 分析的方法: 1 内省法 2 作品分析法: 笔迹的分析,一些获奖方面的、以前的日记等分析 3 自我报告法: 16PF 量表的分析 其他测试 4 别人的评价:别人给我写的信,一些评价 5 其他方法1 个人基本资料: 背景资料: 性别:男 学历:华南师范大学三年级在读本科生 家庭:家中现有爸爸(教师,现在是政府里的干部)、妈妈(初一水平)、奶奶和一个弟弟,姐姐(同父异母,已经结婚,不一起住) 家中是老大,根据阿德勒说的的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之一:出生顺序,我应该是一个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过度焦虑的人。 年龄:刚好21岁,正处于20---24岁(亲密对孤独阶段)。 经济:祖辈是地主,曾经有很多土地。现在经济环境是属于中等。 星座:金牛座 金牛座的说法(摘取的)是: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耐心、耐力、韧性是其特性。 凡事讲求规则及合理性。喜欢新的理念并会花时间去接触、证明,是个自我要求完美 的人; 外型气质:略带忧郁、性情平顺、表情不多,呆滞、茫然及无辜是其特色 性格特色:强-耐性、耐力、观察力、占有欲、上进心、自尊心、自制力、责任感、计划性、现实考量、嫉妒心、顽固。弱-应变能力、好奇心、自主性、圆通性、自我调理性。 金牛座的男生属于躲在自己内心世界里面,他会把自己的外在打理的很好,例如工作做的很尽心尽力、孝顺父母以及爱护妻子……等等,可是他一定会有很多事情会闷在心中,他不觉得告诉人家有什么用处,因此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独有,任何人都走不进去,这会让爱他的人非常难以忍受。 2、个人经历叙述(讲述生活事件和社会环境对我的影响): 我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影响了自己的:一个是同桌,一个是竞争对手,老师,家庭。 出生环境:我出生于一个偏远的小农村,那里山清水秀,多山多水,从小养成了我好动、爱玩的性格,多山可以爬山摘果,放牛;多水可以去捉鱼和钓鱼,还可以去捞刷磁粉。与人打架、荡秋千、喜欢冒险。 5岁以前与母亲、父亲接触也比较少。而是和奶奶,爷爷生活。 弗洛伊德说:在三岁以后,儿童开始表现出一个对象的选择,对某些热深情偏爱。当时妈妈不在家,我非常偏爱的是我的奶奶,记得我要离开去坐车到镇上的时候,我和奶奶都哭了,我死死地捉住奶奶的干枯的手,不肯放开,被人抱上车,又跳了下来。几次分别。我第一次写信,是写给奶奶,当时是爸爸教给我写信。 3岁多上了镇上,自己和爸爸生活。很渴望朋友,结果总是依赖他人,给别人东西吃(开店的时候),讨好别人。这可能对环境的变迁的不适应和对母亲的依恋没满足所致。 小时候爸爸要求很严,我也喜欢和爸爸吵架。可能是当时产生了那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即欧底帕斯情结。这也可能是为了解决那种情绪的冲突,所以开始尽量地以父亲为榜样,模仿父亲,认同父亲。 后来妈妈一起到了镇上开店。我的亲戚会说我象我妈妈,其实我很想象我爸爸,为什么会形成那样呢?或许是因为一种对攻击者的认同,因为妈妈总是吵架!据说通过认同作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变得越来越相像。但这种认同是恋母情节的认同。 非常记得3、4岁时,妈妈、我和爸爸,弟弟在肇庆七星岩照的一张相片,那时妈妈、爸爸多么年轻,我们多么单纯可爱。家庭似乎很幸福。但终于到了小学的时候,妈妈在一次和爸爸的争吵中,一怒之下把所有的相片给撕掉了。这是第二次撕相片。结果还弄得搬了家。后来,妈妈一起也到了县上,家里总是争吵。但妈妈很疼我们,有一次我和爸爸,弟弟去见了很久不见的妈妈,才知道妈妈在那里上班,很辛苦的。我的妈妈很勤俭,勤奋。另外,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强调孝,它压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