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诱发电位与麻醉 张晓欣 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定义:外界的各种刺激(感觉、声响和视觉等)作用于感官神经引起冲动,这些冲动通过大脑整合,产生相关神经元结构自身的电活动,即为EP。 诱发电位是一种客观、定量检测神经传导功能的方法。 感觉诱发电位(EPs),是指神经系统(包括外周或中枢,感觉或运动系统)接受内外界“刺激”所产生的特定电活动。 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 EPs作用原理:波幅很小(0.1~20uV),经过叠加技术-平均技术把信号放大,使波形明显,EP波形经过再平均之后就恢复了EP的原貌。 感觉神经元是产生感觉诱导电位活动基础。 一、诱发电位机制与分类 临床常用分类 1、感觉诱发电位(SEP): SEP是刺激感觉传导通道得到的诱发电位。 (1)体感诱发电位(SSEP):刺激剂外周神经,,刺激信息可沿正、反两个方向传导,途径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正向运动刺激产生肌肉反应和正向感觉反应。 (2)皮层诱发电位(SSEP s):通过刺激特殊区域而形成,代表皮层的感觉功能。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R):声信号刺激从耳蜗到中耳、内耳最后到达听皮层。 2、运动诱发电位(MEPs):经颅刺激或皮层刺激。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一)病生理效应 1、皮层血流量对EPs的影响: 脑血流(CBF)下降 脑功能 50%(25ml/100g.min) 出现异常 20ml/100g. min SSEP异常反应 13~18ml/100g.min SSEPs缺失 2、颅内压(ICP)对EPs的影响 ICP↑↑ VEP AEP反应性波幅降低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3、低氧血症对EPs的影响 肺泡压↓↓40% EPs缺血性改变 4、血液流动学对EPs的影响 Hct(30~32%) EPs随Hct变化 Hct(10~15%)Lac延长 Hct(10%) Lac、Amp下降 5、呼吸功能对EPs的影响 中度酸中毒可引起SSEP微小变化 6、体温对EPs的影响 低温下周围神经EPs反应小,而皮层结构反应电位作用显著 7其他因素对EPs的影响:外科手术引起EPs变化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药理学效应: 麻醉药物在CNS的分层反应理论: 皮层→皮层下(如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功能受限, EPs反应沿该趋势发展。 手术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剂量,满足EPs监测指标需要 EPs的麻醉药效特点 EPs ↓←麻醉药 ↓ ↓ ↓ ↓ Lac+,Amp- 皮层脑干脊髓 剂量依赖性 个体差异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术前用药:对EPs的LAC大小均有影响。如氟哌利多和安定可增大正中神经SSEP的Amp,同时缩短VEP的LAC,阿托品、东莨菪碱也可产生与镇静药类似的EPs反应。 吸入麻醉药 1、NO2:单一使用,可出现皮层Amp和Lac的剂量-反应相关性改变;复合吸入、静脉麻醉,对EPs影响显著,应避免使用。 2、氟烷类吸入麻醉呈非线性剂量-依赖效应关系,低浓度对SSEPs即可出现明显影响。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静脉麻醉药:为防止吸入麻醉药对EPs的显著影响,临床多采用对EPs抑制作用较小的静脉麻醉药、止痛药和镇静药。 1、阿片类药物:对EPs抑制作用较小,药效达到峰值时对EPs的影响达到最大。 2、氯胺酮:静脉麻醉具有平稳的神经电生理活性,可用于EPs术中监测。 3、巴比妥类:对皮层EPs作用强,麻醉诱导剂量可使MEPs消失。用于EPs监测不理想。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4、苯二氮类:可使皮层的AEPs和VEPs的Amp降低,Lac延长,但BAER无影响,可用于EPs监测 5、依托咪酯: 对EPs影响小,持续泵注,短期用药安全。 6、丙泊酚:效果确切、反应迅速和体内代谢期短,常用药。 7、氟哌利多:也可用于EPs监测 二、诱发电位改变与相关因素 神经肌肉松弛剂: 一般认为,肌松剂对于SEP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