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概阿米巴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原虫学概论 原虫定义 原虫种类65000余种,分布广泛。 寄生性原虫10000余种,医学原虫40余种。 致病性原虫和非致病性原虫。 形态 原虫外形多样,1~2?m 至 200~300?m 原虫结构: 胞膜 胞质 胞核 称为表膜(pellicle)或质膜(plasmalemma) 结构: 可塑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嵌有蛋白质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 功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维持形状,参与感觉、运动、营养、排泄、致病过程等。 泡状核:染色质少、周边分布,核质多, 核仁1个。 实质核:染色质多,核质少, 核仁1个以上。 E.histolytica: cysts with 4 visible nuclei 生活史类型 1、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 需一个宿主:滋养体;滋养体和包囊 2、循环方式传播 需二种脊椎动物宿主,如弓形虫。 3、媒介昆虫传播 需二种宿主,脊椎动物和昆虫,如疟原虫。 原虫生理过程 运动:伪足、鞭毛及纤毛运动 营养 代谢:兼性厌氧代谢 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横、纵)、多分裂(裂体增 殖、孢子增殖、囊后增殖)、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又称:痢疾阿米巴 简史 1875年,Fedor Losch 发现该虫。 1928年,Brumpt提出“Two Species Theory” 迪斯帕内阿米巴(Entamoeba dispar)。 1993年,正式确认致病性(侵袭性)和 非致病性(非侵袭性)二种阿米 巴的存在。 形态 滋养体(trophozoite) 组织型滋养体 (大滋养体) 肠腔型滋养体 (小滋养体) 包囊(cyst) 单核包囊 双核包囊 四核包囊 一核包囊 生活史 致病性: 致病虫期:组织型大滋养体,接触、粘附、溶噬的过程。 致病机制 1. 毒力:凝集素介导吸附于宿主细胞;穿孔素破坏靶细胞;蛋白酶溶解靶细胞。 2. 共生菌群的协同作用:提供食物、厌氧等理化环境与合适的pH值;削弱宿主抵抗力,直接损伤肠粘膜,以利于阿米巴的侵入。 3. 宿主细胞协同作用:中性粒细胞被趋附→触杀→放出有毒氧化物→破坏组织 临床表现 肠阿米巴病——阿米巴性结肠炎(痢疾,“虫痢”),阿米巴 肉芽肿、溃疡、穿孔、出血。 急性暴发性阿米巴痢疾: 儿科常见疾病,大量脓血便、发热、低血压、广泛性腹痛、里急后重、厌食、呕吐等症状。 慢性阿米巴痢疾: 间歇性腹泻、腹痛、胃肠胀气、体重下降等症状。 肠外阿米巴病: 实验诊断 病原学诊断: 成形便—— 碘液染色法查包囊 确定带虫者 脓血便——直接涂片法查大滋养体 确诊患者 稀便—— 直接涂片法查小滋养体 需确定是否为致病虫种 病灶组织活检:肝脓肿穿刺液检查 免疫诊断: ELISA 血清学诊断:肠外阿米巴病的辅助诊断 核酸诊断:辅助诊断 影像诊断:X线、B超、CT等 结肠镜检查属于影像诊断 治疗与预防 治疗药物:甲硝咪唑、替硝唑等。 防治原则:卫生宣教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检 粪便管理 个人饮食卫生 世界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常见;农村高于城市 国内平均感染率为0.949%,1069万感染者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 传播途径: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间接传播 肛、口——直接传播 易感者 流行情况: * * 熟悉:原虫的形态、生理、生活史类型,常见虫种及其分类、致病特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特征、实验诊断方法。 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致病机制和致病作用。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