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地球和地球仪(中考10分)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环球航行——球形的卫星照片
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4、首次环球航行的人是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他的环球航行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5、地球仪的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的地球的模型
6、地轴——假想轴,而且只有一根。
7、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8、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西经20度的西面是西半球,东面是东半球。东经160度西面是东半球,东面是西半球。
9、经线又叫子午线;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10、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0度 最大度数 经线 半圆(弧形) 相 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180度经线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 赤道 90度【在极点】 11、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12、温度带的划分:0°~23.5°S(23.5°N)为热带; 23.5°N~66.5°N为北温带; 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 66.5°S~90°S为南寒带。
1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14、 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15、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16、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赤道的地面标志在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市
17、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原则:横纬竖经;度数向北增大的为北纬,符号N;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符号是S;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符号是W,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京,符号是E.
18、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形式)
19、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0、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
(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节气 图中位置 日期(前后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夏至日 D 6月22日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日 A 9月23日 赤道 昼夜平分 冬至日 B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春分日 C 3月21日 赤道 昼夜平分
21、赤道上永远是昼夜平分的,夏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22、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7米联客2020版FPGA教程(FT60X篇).pdf
- (完整)混凝土回弹强度自动计算EXCEL表.xls VIP
- 《 房地产企业税制改进政策研究》范文.docx VIP
- 房产抵押合同范本6篇 .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师)理论复习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线上研修活动单元测试答案.docx VIP
- 变电站水泥电线杆防腐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编辑).doc VIP
- 第11课 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docx
- 关于延长中频炉炉衬寿命的探讨.pdf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