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造园史复习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 中国部分 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总说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 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 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 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 4.意境的含蕴 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如“曲径通幽” 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如颐和园“夕佳”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第二章 园林的幼年时期——商、周、秦、汉 一、总说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是“台”,中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时期(殷墟遗址可证)。 台、苑、囿可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并确立了山水审美观念。 除了社会因素外,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向风景式方向上发展的三个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三、商周时期 在商周时期,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统称为“贵族园林”尚不完全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但却是皇家园林的前身。见于文献最早的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建于陕西户县境内。西周后期国事衰退进入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台与囿结合,以台为中心构成贵族园林的情况比较普遍,台、囿、宫、苑等称谓互相混用。沿袭栽培、圈养、通神、望天功能,但游观的功能以上升到重要地位。 秦——会盟台、林光宫 齐——柏寝台、琅玡台 燕——禅台、黄金台、碣石宫、仙台 楚——放鹰台、章华台 魏——粱囿、灵台 赵——野台、赵圃 吴——姑苏台 四、秦 秦孝公(商鞅变法)12年自栎阳迁都渭河北岸的咸阳,建章台、上林苑等宫苑于南北两岸,孝公之子秦惠王即位,以咸阳为中心大规模扩张城市、宫苑,所经营离宫别馆300余处,复建阿房宫,未成而亡。秦始皇26年(前221年)灭六国,实施其“大咸阳规划”,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皇家园林”——渭水北岸包括咸阳城、咸阳宫、六国宫,南岸为扩建的上林苑及信宫、阿房宫等其它宫殿。 五、西汉的皇家园林 西汉初(前206年,汉高祖),于咸阳东南、渭水之南建都长安,在秦“兴乐宫”旧址建“长乐宫”,后在其东建“未央宫”,至惠帝建“桂宫”、“北宫”、“明光宫”,此五宫殿群占长安2/3。汉武帝(前140—前87)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儒道互补的意识形态影响文化艺术诸多方面,产生了瑰丽的汉赋、羽化登仙的神话、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绘画、神与人结合的雕刻等。皇家造园活动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 诸多宫苑中较有代表性的为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五处。 西汉园林特点: 皇家园林为西汉造园主流,保持秦代皇家园林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充实。 规模宏大,借助自然,人工山、水、建筑、植物融于一体,以观赏为主流,结合生产(种植、养殖)、水利、通神、求仙、观天象等功能于一体。 形成前宫后苑、“一池三山”的皇家御园格局。 六、东汉的皇家园林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短暂篡位后,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公元26年定都洛阳。东汉初期反对奢华,宫苑兴建不多,扩建秦代洛阳城桓,呈长方形,遗址实测13000米。宫廷建筑比重较长安低且集中于城中央及北半部,城市布局趋于严谨。后期,统治阶级追求享乐,桓、灵二帝时除扩建旧宫苑外,兴建许多新宫苑,形成东汉皇家造园活动的高潮。 洛阳城内诸宫苑以濯龙园和永安宫最大。 西园内筑假山,开水渠,渠中种植莲花,作“列肆”,是历史上最早的一处皇家园林内的买卖街。 城郊诸苑不多,上林苑和广成苑兼有狩猎、生产性质,风光园兼骑射演武场。 总的看来,东汉皇家园林数量、规模不如西汉,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比较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