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冠罪与罚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唯冠罪与罚 /HTML/2012-3-15/2MMDQ1XzQwOTg2MQ_2.html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孙宏超 2012-03-15 19:42:49 ? 核心提示:因为王雪红家族的原因,她可以不断地投入,通过量的积累来实现质的突破。 恐怕乔布斯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他在有生之年从未踏足的国家,居然会有一个企业对他撒手而去留下的苹果帝国发起顽强狙击。 和今天世界一流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开始几无不同,唯冠同样在台湾起家,在深圳发达、扩展分厂。但多次的错误选择让唯冠走到了今天的尴尬境地,而曾无意中在自家后院埋下的“苹果种子”今天已经成为了唯冠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唯冠和苹果的官司刚刚开始时,国内众多媒体给唯冠的称呼仅仅是一家总部在中国台湾的企业,但实际上唯冠国际曾是一家大型企业。目前正在和苹果打官司的深圳唯冠正是唯冠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它的全名是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也是唯冠国际最大、最核心的研发生产基地,公司于1991年落户深圳,1994年进驻深圳盐田区的沙头角保税区。根据唯冠国际2008年的年报显示,深圳唯冠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美元,主要业务为制造及买卖电脑显示器、电视及电脑原件及配件。 危机暗藏 唯冠国际成立于1989年,曾是全球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主要提供显示类产品,有数据显示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曾在超过50个国家销售,在世界各地均设有业务人员。但由于资金问题,唯冠国际旗下的上市公司唯冠股份已于2010年8月2日停牌。 近日,唯冠和苹果的官司,让这家沉寂了几年的代工行业老牌企业再次回到前台。 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开始放宽台胞赴大陆的许可范围,台胞在大陆开始投资设厂,进行文体、学术等多方面的交流活动,大多数台商的故事都是开始于此。 1988年,邓小平在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会面时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这一年开始,日后在中国电子产品代工行业叱咤风云的巨头们纷纷进入国内,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的一片荒草中宣称富士康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工厂,而日后唯冠在显示器代工行业中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的冠捷集团也于1990年在福建建厂。 当唯冠集团创始人杨荣山在台湾开始建厂时,和他同岁的郭台铭已经在代工行业默默奋斗了16年,但和这些在荒漠中顽强生长的企业一样,唯冠公司在进入内地之前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这个时间段,大多数台湾的代工企业都开始面临劳工短缺、成本提升的窘境,投资海外成为生存下去的必然条件。 此时台湾地区代工厂作业人员人均基本工资折合人民币每月已超过2500元,而内地的作业员则是每月500元,两者相差约5倍左右。特别是在台湾有钱也请不到人,而内地工厂的门外,随时可见排队找工作的劳务人员,而且这些人年轻,眼明手快。台湾土地价格节节上扬,内地土地却出奇地便宜,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不断为厂商铺路整地。 杨荣山也意识到,在台湾这个狭小的环境里打拼,唯冠只有死路一条。最初他选择在印尼开设分厂,但很快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铩羽而归。在东南亚诸多国家考察后,杨荣山发现还是大陆市场是最适合的落脚点。 在邓小平南巡前一年,杨荣山在深圳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显示器王国。当时深圳改革开放刚刚十年,很多内陆的国企正试图在改革开放的深圳找到新的机会。北京显像管厂和北京电子进出口公司深圳分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杨荣山的视线范围内,立足未稳的他开始选择和两家背景深厚的国企进行合作,做一些关于来料加工的工作。提起当年的创业经历,杨荣山仍不胜唏嘘,“当时从北京过来了一部分干部,对我们企业的成长帮助很大,从几十个人的小企业一路走到辉煌期,这两家盟友给我们的帮助很大。”随后他在深圳的水贝工业区登记了他的第一个独资企业——唯冠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当时的年产规模大概是4万台。到了1995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唯冠搬进了深圳盐田区的沙头角保税区,在这里,唯冠建起了5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 此时国内的经济环境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日渐高涨的购买能力和数量稀少的IT产品形成强烈反差,而当地低廉的成本让众多代工企业看到了通往成功的捷径。此时的富士康已经开始展现出自己超人一等的眼光,在众多代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粗放式经营的时候,和杨荣山同年的郭台铭已经多次赴海外采购先进生产线,其投资比例甚至超过了企业利润的三成。直到今天,杨荣山谈到富士康的第一印象依然是:“唯冠之所以选择转型,就是因为做纯代工是没法跟富士康进行比较的,富士康在生产线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此时风光无限的台湾代工企业里,几乎没有人觉得富士康做的这些将会成为未来决定生死的命脉所在。 在成立唯冠国际之前,杨荣山也在做有关显示器的工作,最开始的起步也是代工。因为和原来的合资方有一些矛盾,所以他毅然选择从头开始。唯冠国际成立的同年,郭台铭已经开始前往美国坐阵、开拓市场,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攻下康柏等公司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