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理整理要点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重点整理 2010/06天王补心丹 一、疾病概论 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型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5 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型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2.因果转化 3.局部与整体关系。 7 疾病的经过分为四期:1.潜伏期 2.前驱期 3.临床症状明显期 4.转归期 10 死亡:是指机体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1 死亡的过程:1.濒死期 2.临床死亡期 3.生物学死亡期。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二、细胞损伤修复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13 细胞和组织遭受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时,可能引起损伤。 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称为变性。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全身性萎缩常先累及脂肪及骨骼肌。 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14 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通常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15 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质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17 细胞水肿又称水样变性,好发于肝、心、肾。 细胞弥漫性肿胀,细胞质可见细小红染颗粒,称为颗粒变性。 脂肪变性多发于肝、心肌、肾小管上皮。 脂滴呈近圆形空泡。在冰冻切片中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似虎皮斑纹。 18 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在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细动脉壁,HE染色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两种类型。 19 细胞核的变化是坏死的标志性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凝固性坏死:多见于脾、肾、心。 液化性坏死 特殊类型坏死 20 干酪样坏死 坏疽: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纤维素样坏死 坏死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凋亡:在基因调控下,有序的使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 21 细胞的再生能力可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 23 肉芽组织: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26 肉芽组织的结构:成纤维细胞、炎细胞、新生毛细血管。 肉芽组织修复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成熟、老化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27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静脉性充血:简称瘀血,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含血量增多。32 瘀血后果:1.瘀血性水肿 2.瘀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瘀血性硬化。 33 慢性肺瘀血可见心衰细胞。 慢性肝淤血可见槟榔肝。 血栓形成:血管内血液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35 血栓形成的条件或机制:1.心血管内膜损伤 2.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高。 36 血栓形成的过程:包括血小板凝集和血液凝固两个基本过程。 38 血栓的型态: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再通。 39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40 血栓栓塞: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最常见。 脂肪栓塞: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血管的现象。 41 梗死:局部组织器官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42 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43 贫血性梗死:多发于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如脾、肾、心、脑。 出血性梗死须具备条件:1.严重瘀血 2.双重血液循环 3.组织疏松。 44 四、炎症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病理变化为局部的变质、渗出、增生。 46 生物性因子是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所致的炎症称为感染。 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 47 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系、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是炎症最具特征的变化。 白细胞渗出:炎症时,血液中的各种白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的现象。 49 炎细胞浸润:渗出的白细胞聚集于炎症局部组织间隙内。 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包括:1.白细胞边集和附壁 2.白细胞黏着 3.白细胞游出 趋化作用:渗出的白细胞向炎症灶游动集中的现象。 50 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许多脂质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