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重点整理
2010/06天王补心丹
一、疾病概论
疾病: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型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5
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型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2.因果转化 3.局部与整体关系。 7
疾病的经过分为四期:1.潜伏期 2.前驱期 3.临床症状明显期 4.转归期 10
死亡:是指机体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1
死亡的过程:1.濒死期 2.临床死亡期 3.生物学死亡期。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二、细胞损伤修复
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13
细胞和组织遭受不能耐受的有害因子刺激时,可能引起损伤。
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称为变性。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全身性萎缩常先累及脂肪及骨骼肌。
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14
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通常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15
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质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17
细胞水肿又称水样变性,好发于肝、心、肾。细胞弥漫性肿胀,细胞质可见细小红染颗粒,称为颗粒变性。
脂肪变性多发于肝、心肌、肾小管上皮。脂滴呈近圆形空泡。在冰冻切片中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似虎皮斑纹。 18
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指在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细动脉壁,HE染色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两种类型。 19
细胞核的变化是坏死的标志性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凝固性坏死:多见于脾、肾、心。
液化性坏死
特殊类型坏死 20
干酪样坏死
坏疽: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纤维素样坏死
坏死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凋亡:在基因调控下,有序的使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 21
细胞的再生能力可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 23
肉芽组织:是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26
肉芽组织的结构:成纤维细胞、炎细胞、新生毛细血管。
肉芽组织修复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成熟、老化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27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静脉性充血:简称瘀血,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含血量增多。32
瘀血后果:1.瘀血性水肿 2.瘀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瘀血性硬化。 33
慢性肺瘀血可见心衰细胞。 慢性肝淤血可见槟榔肝。
血栓形成:血管内血液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35
血栓形成的条件或机制:1.心血管内膜损伤 2.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高。 36
血栓形成的过程:包括血小板凝集和血液凝固两个基本过程。 38
血栓的型态: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再通。 39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40
血栓栓塞: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最常见。
脂肪栓塞: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血管的现象。 41
梗死:局部组织器官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42
梗死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43
贫血性梗死:多发于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如脾、肾、心、脑。
出血性梗死须具备条件:1.严重瘀血 2.双重血液循环 3.组织疏松。 44
四、炎症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病理变化为局部的变质、渗出、增生。 46
生物性因子是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所致的炎症称为感染。
变质: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 47
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系、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是炎症最具特征的变化。
白细胞渗出:炎症时,血液中的各种白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的现象。 49
炎细胞浸润:渗出的白细胞聚集于炎症局部组织间隙内。
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包括:1.白细胞边集和附壁 2.白细胞黏着 3.白细胞游出
趋化作用:渗出的白细胞向炎症灶游动集中的现象。 50
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许多脂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厂拌热再生要点讲解.doc
- 2002.4.18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要点讲解.doc
- Zeta电位仪测试简化过程要点讲解.doc
- 阿里巴巴操作全攻略要点讲解.doc
- 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要点讲解.doc
- 艾瑞克森催眠要点讲解.doc
- 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危害要点讲解.doc
- 艾滋病知识百问要点讲解.doc
- 爱爱医资源-临床输血和抗生素应用管理要点讲解.doc
- 爱威AVE76系列(2.0版)尿液有形成分仪标准化维护保养程序【SOP】要点讲解.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