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第四节 氨的代谢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1、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补(主要功能) ; 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催化(酶)、免疫(抗原及抗体)、运动(肌肉)、物质转运(载体)、凝血(凝血系统)等 3、提供能源(17.9KJ/g蛋白质,次要功能) 人体每日18%能量由蛋白质提供 二、蛋白质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泄物(尿与粪)含氮量之间的关系。 氮总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正常成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儿童、孕妇等) 氮负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2、生理需要量 成人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30~50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80g。 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Met、 Trp、Val、Lys、Ile、Leu、Phe、Thr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数量、种类。 一般:动物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例如:谷类含Lys少,Trp多,而豆类含Lys多,Trp少,两者混合食用可提高营养价值。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一、蛋白质的消化:自胃中开始,在小肠中完成 胃中的消化作用: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对蛋白质肽键作用特异性差,产物主要为多肽及少量氨基酸。 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有凝乳作用,使之在胃停留时间长,利于充分消化,对婴幼儿较重要。 小肠中的消化: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胰酶及其作用 胰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最适pH为7.0左右,包括内肽酶和外肽酶。 内肽酶(endopeptidase):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肽键,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外肽酶(exopeptidase):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如羧肽酶(A、B)、氨肽酶。 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主要是寡肽酶(oligopeptidase)的作用,例如氨肽酶(aminopeptidase)及二肽酶(dipeptidase)等。 二、氨基酸的吸收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吸收形式:氨基酸、二肽、三肽 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氨基酸吸收的载体:载体蛋白与氨基酸、Na+组成三联体,由ATP供能将氨基酸、Na+转入细胞内,Na+再由钠泵排出细胞。 γ-谷氨酰基循环对氨基酸的转运作用:通过GSH的代谢作用将氨基酸吸收和转运的过程 肽的吸收 利用肠粘膜细胞上的二肽或三肽的转运体系 此种转运也是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吸收作用在小肠近端较强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未被吸收的消化产物进行的分解过程。 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氨、H2S、苯酚、吲哚等;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机体利用的物质。 胺类的生成 肠道氨的生成 氨基酸脱氨 尿素水解 其它有害物质的生成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 1、蛋白质的半寿期(half-life):蛋白质降低其原浓度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 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 溶酶体内降解过程 不依赖ATP 利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降解外源性蛋白、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 依赖泛素(ubiquitin)的降解过程 依赖ATP 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 2、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转氨基作用 概念: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 特点: 只有氨基的转移,没有氨的生成 催化反应可逆 其辅酶都是磷酸吡哆醛 转氨酶 体内存在多种转氨酶,以L-谷氨酸与α-酮酸的转氨酶最为重要。如:谷丙转氨酶(GPT,又称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草转氨酶(GOT,又称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临床意义:ALT在肝组织含量高,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升高 临床意义:AST在心肌组织含量较高,心肌梗患者血清AST可升高 生理意义 转氨基作用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转氨基作用的机制 2、氧化脱氨基作用 概念:氨基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