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九_第2讲__高考选择题题型专项突破资料祥解.ppt

版《世纪金榜》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九_第2讲__高考选择题题型专项突破资料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选A。解答此题,一是抓住题干材料中关键信息“美国在欧洲实施的……经济手段”“对付苏联”;二是迁移马歇尔计划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合思考判断。分析如下: 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1947年提出欧洲经济复兴计划,称马歇尔计划,目的是扶持和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是冷战的一个经济方面的表现,符合材料信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 主题 排除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控制世界经济,确立其货币霸权而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世界所有国家的,不仅是针对苏联 B 排除 美国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建立以其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控制世界经济霸权的手段,不仅是为了对付苏联 D 排除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虽属于对付苏联,但是属于政治军事手段非经济手段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 主题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选择题需要在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考查角度运用以下方法解答。 (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 (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七、比较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1.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 2.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 3.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通常后一种更常见。 【典例7】(2010·安徽文综·T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解析】选A。解答此题一要注意理解欧盟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运作特点及各自影响;二要解读题干中“上海精神”的本质,紧扣解答要求“主要区别”,逐项分析作出判断。分析如下: 排除 二者都是地区性国际组织,都能体现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D 排除 二者都具有经济方面的合作 C 排除 上海合作组织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稳定,而欧盟有军事方面的合作,说明二者具有共同点 B 正确 材料信息中的“尊重多样文明”说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完全相同,不可能政治一体化;这也不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目标 A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盟的主要区别 主题 【解题技巧】 (1)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 (2)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3)按照确立的比较项分项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 (4)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 八、因果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