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2、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放火、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3、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一)概念 是指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1)将单行法律、法规的相应内容纳入本章; (2)根据实际情况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增设了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扩大了部分犯罪主体范围 ; (4)规范了一些用语 。 (二)构成特征 1、客体是公共安全。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所谓“不特定”是指危害行为侵害或者可能侵害的犯罪对象以及造成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对此无法预料也难以控制。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或者不明确性 二是危害结果的不确定性 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理解应注意两点: ① 不特定的多数不应当以人数或者财产的多少来划分。 ②是否特定不能以行为人是否有特定的犯罪对象或者目 标为唯一依据。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实施已经造成实际损害结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放火已经造成重大伤亡; 二是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从行为方式来看,可以是作为与不作为 3、犯罪主体有的是一般主体,有的是特殊主体 4、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三)分类 (四)司法认定注意的问题 (1)危险犯大多数集中规定在本章; (2)把过失犯罪中的责任事故型业务过失犯罪和普通过失犯罪区别开来; (3)本类罪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权利罪的区别。 一、放火罪 (一)概念: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构成特征 1、客体——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一般主体,并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案例: 李某系某炼油厂职工,2003年初某夜晚,李某到该炼油厂厂内,持塑料桶在一个储油罐的取样阀门处盗放汽油。盗放过程中,汽油突然起火。李某情急之下,去关阀门,双手被烧伤,但未能将火扑灭,李某便逃离现场。发现火情的保安人员及时报警,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将火扑灭,尚未造成重大损失。公安局以放火罪呈请检察院批捕,检察院能否以放火罪批捕? (三)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放火方法是否都构成放火罪? 2、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目的是否可以构成放火罪? 3、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是否可以构成放火罪? 4、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5、放火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的区别? 6、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等其他以放火的方法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四)放火罪的罪数形态 甲开了一家网吧,并为网吧财产投了意外事故保险。后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无力支付租金,被迫关门。为还债,甲决定放火烧毁网吧,以骗取高额保险金。一日深夜,甲将汽油倒在地上后点燃,将网吧烧毁,附近几家店面不同程度受到破坏。 问:甲构成一罪还是数罪? (五)放火罪的犯罪形态 1、放火罪的预备与未遂 2、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 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A、认为,烧毁了财物的是既遂,否则是未遂; B、认为,放火罪是危险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已将目的物点燃并开始独立燃烧,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使及时将火扑灭,未达到烧毁的目的,也构成放火罪既遂。但是,如果放火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例如正要点火即被抓获,应以放火未遂论处。 我国刑法将放火罪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足以引起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结果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