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必读必懂)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器工程师(必读必知) 1、建筑物防雷(共8条)1.2浪涌保护器(SPD)设置问题,审图中发现有的不分工业与民用建筑内部设备情况怎样,每个配电箱均设SPD;建筑物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的条文:第一类防雷建筑第32.3条第二类防雷建筑第33.9条;第三类防雷建筑第34.9条,现在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设了浪涌保护器后,上述三条是否还要实施?答:GB50343-2004中第54.1条6款:“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什么是抗扰度?只能理解为定性说法,规范中未量化。如何确定?按表54.I-2确定,要先按第42.4条确定“雷电防护等级”,即表格中的“保护分级”或按第43.1条表43.1选择雷电防护等级。与SPD有关的设计问题应以GB50343-2004为基准,此规范中有六条为强制性条文,施工图审查人员应重点审查与此六条有关的事情。装设SPD属内部防雷措施,防雷电波侵入是外部防雷措施,都应按规范执行。1.3防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中的钢筋[GB50057-94(2000年版)第33.5条],其数量、直径是否一定要写上?防雷引下线沿建筑物四周,如有内庭院的怎么办?现在有多跨工业厂房,而且长度在lOOm以上,中间跨的柱子能不能设防雷引下线?答:引下线的定义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接受到的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关于引下线的问题见GB50057-94第32.4条、第33.3条和第34.7条,内庭院是否设引下线?要看内庭面积的大小,当内庭面积小于避雷网格时,可以不设引下线,此内庭已处在保护范围之内了。当内庭面积比网格大得较多时,内庭屋沿也应敷设避雷带,此段避雷带也应通过引下线接地。大面积多跨厂房,引下线也应设置在外墙处,厂房内不宜人为设置引下线,实际落雷过程中,有些工程的内部柱子也可能起到泄放雷电流的引下线的作用,则另当别论。屋顶面积虽大,仅与避雷带网络的尺寸有关,与引下线数量无直接关系,所以,内部不必设引下线。高层建筑可能有多处退层。最上层接闪器经引下线下到退层屋顶处,向外扩出,用最外侧的柱子作引下线用。总之,最后入地的引下线应在建筑物的外墙,不要一通到底。“跨度”与“柱距”是两个概念。跨度可能大于引下线间距,但跨度中间不能加引下线了,所以,超过规范要求,但规范允许在非山墙的另二面上增加引下线的数量,缩短引下线间距,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全部引下线间距的平均值不要超过规范要求“间距”应指避雷带的物理长度。对暗装引下线规格的基本要求是GB50057中第42.2条,“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衄(计算出的面积是785m2),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2”。第42.1条备注说要符合第33.5条和第34.3条的规定,而这两条与上面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说明引下线所利用的钢筋规格和根数。目前的问题是截面都过大了。在条文说明中有计算验证。1.4单支避雷针保护建筑物,当针高超过滚球半径h。时的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作图法如何进行?)。避雷针设于屋顶时,针高h应从地坪起计算还是从屋顶平面起计算?答: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见GB50057-94中P51页,当针高大于滚球半径时,其保护范围见P52行10(2)。问题可能是建筑物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要采取哪些措施?、屋面由接闪器保护,高度超过滚球半径的部分应有防侧击雷保护措施(见第33.10条、第34.10条、第32.4条等)。屋顶避雷针保护范围见GB50067中P61行5起的7款。 15关于防雷类别问题: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中的年预计雷暴日数,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苏州为281d/a,新实施的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苏州市亦为281d/a,但苏州市防雷中心口头要求苏州市应按52d/a进行计算,应如何执行?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的密集程度是否有一个标准,否则难以判断;设计抬高防雷类别是否违反强条?是否经计算不需防直击雷的建筑物都要采取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答:必须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不计算怎么能分类呢? GB50057中P45行15已写清楚“T厂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GB50343中第31.3条指出“地区雷暴日数按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若无正式文件,口说无凭,不能作为依据,应请主管部门下文明确。另一种办法是,在设计图纸上说清资料来源,再由主管部门审定。密集度没有数量限定,一个定性的说法见GB50057中P88行11。“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设计抬高防雷类别是否违反强条?04DX002页46上有解释:“设计时,必须根据建、构筑物的性质、高度、体量确认其防雷类别,有的需进行计算,如划分错误,会造成损失和浪费”。请注意GB50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