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3章 需求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次指数平滑法: 二次指数平滑法就是对一次指数平滑后所得到的时间序列再进行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值的计算公式为 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要根据指数平滑法找出时间序列所具有的线性趋势,建立线性趋势方程来进行预测。 例:某电视机公司1991~2010年电视机市场需求量如下表所示,用指数平滑法预测该公司2011和2015年的市场需求量(一次指数平滑系数和二次指数平滑系数a=0.3)。 年份 需求量 一次指数 二次指数 年份 需求量 一次指数 二次指数 1991 50 50.00 50.00 2001 51 49.33 48.69 1992 52 50.60 50.18 2002 59 52.23 49.75 1993 47 49.52 49.98 2003 47 50.66 50.02 1994 51 49.96 49.98 2004 64 54.66 52.04 1995 49 49.67 49.98 2005 68 58.66 54.47 1996 48 49.17 49.67 2006 67 61.16 56.79 1997 51 49.72 49.68 2007 69 63.52 59.02 1998 40 46.80 48.82 2008 76 67.26 61.64 1999 48 47.16 48.32 2009 75 69.58 64.13 2000 52 48.61 48.41 2010 80 72.71 66.77 解: 2011年时,T=1, 2015年时,T=5, 因果分析法 因果模型通过对需求预测目标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因素分析找出其变化的规律,并根据这种变化规律来确定预测值。 由于反映需求及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数据模型不同,因果关系模型又分为回归模型、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例:某汽车配件厂2000~2010年的销售量与该地区汽车保有量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预测该地区汽车保有量将每年递增10%,试预测企业2011年、2012年、2013年汽车配件的销售量。 年份 x y xy x*x 2000 10.43 14.65 152.7995 108.78 2001 11.97 16.9 202.293 143.28 2002 13.84 20.15 278.876 191.55 2003 16.79 17.81 299.0299 281.9 2004 20.57 31.3 643.841 423.12 2005 24.55 26.84 658.922 602.7 2006 30.52 42.02 1282.4504 931.47 2007 36.92 49.31 1820.5252 1363.1 2008 43.45 49.52 2151.644 1887.9 2009 51.36 61.06 3136.0416 2637.8 2010 57.99 69.6 4036.104 3362.8 合计 373.41 475.78 14662.527 11934 解: 已知该地区汽车保有量每年递增10%,2011(63.789);2012(70.168);2013(77.185)。 代入回归方程有: 3.5 需求管理的组织与相关技术 3.5.1 需求管理的组织 众多的ERP软件中都有需求管理的模块,实际的企业组织中也必须有对应的结构单元来实现需求管理的职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由一个专门的需求部门来实现需求管理职能,而是分布在几个部门之中。 比如:订单的录入可能是由销售部门或客服部门完成的,从订单向生产计划的转化则是由对应的生产部门完成,后勤或运输部门负责货物的发送,订单状态的查询工作则可能通过后勤或客户服务部门执行。 3.5.2需求管理的相关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 是一种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包括3个层面:管理理念的宏观层面,管理模式的中观层面,应用系统的微观层面。 CRM通过与顾客的交流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需求,从而达到提高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专门的CRM软件,通过这些软件,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和传递客户的个体数据。 知识管理: 目的是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重要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帮助他们做出最优的决策或实现最佳的实践。 预测和实际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了保证一定的服务水平,这种偏差是不能消除的,只能缩减。这个时候,借助知识管理的思想,通过供应链上的知识共享来代替预测是一种很好的缩减偏差的方法。 知识共享是借助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系统和互联网来实现的。 数据的获取与监控: 需求管理的数据有很多种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