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规标本制作程序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规标本制作程序 第一节 组织标本收集取材固定 标本收集和查验程序。 对于所有送检的标本,必须认真执行查验程序,方能进入下一程序,其主要程序是: 收集标本时:要仔细查对申请单上的姓名与标本上的姓名,序号是否一致;标本的件数与申请单是否相符;标本是否用固定液固定过。 标本经上述验收后,进行编号登记,以防错乱。编号按年份和流水号两种方法,如果为了今后的查找较为方便,按年份编号为较好。 活检组织取材:在外科送检的诸多材料中,对于每一例病例的材料,大小都不一样,但对于较大的标本,不可能都对其进行制作切片,因此,选择适合于病理技术制作,适合于病理诊断且有利于回顾性研究等各方面的材料,是病理活检的关键,通常把这过程称为取材。 (一)取材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 取出所有送检的标本,量其大小,称其重量,描写其色泽,质地,形状和肉眼所见表面情况。当标本切开后,应详细描写其切面的颜色,硬度,病变部位等,必要时绘图说明。 ② 对于细小标本如肺支气管穿刺物标本胃肠镜活检标本[1]等,应将其染上伊红颜色后,用擦镜纸或特别脱水袋将其包上或装上,以防漏出脱水盒的小孔。 ③ 对于有传染性的标本,让标本彻底固定后再取材。如结核瘤标本等。 ④ 对于罕见特殊的标本,应小心保存好,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保存好大体标本。以利于教学标本,陈列标本的收集。 ⑤ 边取材边固定,组织标本较多的单位,取材经常要花上几个小时,如果从下午2:30开始取材,至5:30完成,那么先取的材料就可以多固定几个小时,如此可以防止固定时间不足,同时也可防止组织发生自溶。 ⑥ 对于骨髓穿刺的组织,可先用10%硝酸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再与其它组织进行处理。 ⑦ 骨组织和钙化组织,应彻底脱钙后,方能进行制作。具体用大头针能顺利扎入骨组织则可。 ⑧ 活检组织取材,不能太厚,以不超过2mm为宜。以防脱水不彻底,不利于制片。 ⑨ 每取完一例标本后,所有的工具如刀,剪,盘镊,切板等,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污染,混淆于其它病例。 ⑩ 组织取完即刻放入打印好号码的盒内,放入固定液中固定。 (二) 各种器官及其肿瘤取材的方法 1、乳腺: 纤维腺瘤:肉眼观察其形状、体积、包膜是否完整,切面是否均匀,有无坏死,取材:肿瘤连包膜1-3块(即周边组织1块,包膜与周边组织1块,如果肿瘤不大,上述几种即周边包膜和肿瘤可取1块)。 乳腺癌:体积,皮肤颜色,有无水肿或变硬,肿大淋巴结,数量,组别,硬度,及切面情况。沿乳腺的最长径经过乳头切开,观察肿瘤的面积,颜色,硬度及浸润情况等。取材:乳头及其下组织,肿瘤及肿瘤交界处,肿瘤下胸肌,全部淋巴结(注明组别),根据各种病变的情况,确定取材的块数,如切缘、包膜、肿瘤等均应取到各组淋巴结分别全部切材。 2、食管癌: 切除的食管长度及周径,管壁有无水肿或粘连,肿大淋巴结的位置,大小,硬度及数目。沿肿瘤对侧纵形切开,肿瘤大小及形状。取材:肿瘤上下交界处各取一块。或沿长轴通过肿瘤全径取出大切片或分成数段,全部淋巴结,分别切块包埋 3、胃溃疡及胃癌: 全胃或部分切除,大弯及小弯长度,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硬度及数目,病变处相应浆膜面有何变化。一般沿大弯剪开,观察病变大小,深度,边缘及周围变化,如为癌瘤,属何种类型,与大小切端的距离。取材:病变及与其交界处胃壁全层的胃组织(尽量侧重于小弯,并注意沿长轴切取组织块),上下切端组织,肿大的淋巴结(注明组别) 4、阑尾:一般于近、中、远三段各取一组织块,远端一块尽量靠近尖端,以免遗漏尖癌。已被剖开者,沿纵轴取组织块,如检查时不能发现病变所在,需多做断面,以寻觅病变部位和取组织块。 5、肠癌:切除肠管的长度,肿瘤 生长部位、大小、局部浆膜等情况。如为十二指肠癌,则应注意与特氏壶腹的关系。取材:肿瘤 及交界处肠壁全层组织,上下切端,肿大的淋巴结。 6、肠梗阻:梗阻部位、长度、直径及表面变化(颜色、水肿、充血、出血);检查肠系膜 的变化,沿病变血管解剖,作多数横断面,观察血管壁是否变厚,寻找栓塞的起止部位;肠粘膜有无溃疡。取材:病变最显著处及肠的两端各切一块,病变血管(带些系膜)各切一块。 7、肠套叠:注意套叠部位及套叠 关系,寻找阑尾,肠壁是否增厚及变硬,以手指放入小肠为引导,沿肠系膜 剪开,寻找有无原发病变(在套入部位的最前端寻找有无肿瘤、溃疡等到变化)。切面观察各层肠壁的厚度、水肿、充血、出血、坏死及硬变等到情况。取材:原发病变(如肿块,溃疡等)。有变化的肠壁厚度,阑尾,肿大淋巴结。 8、肠结核:外部有无粘连,白色斑块、结节、狭窄,病变上下的肠段有何改变,有无淋巴结肿大。沿病变对侧切开,观察病变情况(溃疡、突起、体积、有无息肉样改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