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不同历史时期被动标记的词汇来源的倾向性 * *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 《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出奔共。”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韩非子·五蠹》:“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远古汉语:句子结构形式没有被动主动的区别 甲骨文: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很少 西周金文:开始出现形式被动句 春秋以后:形式开始丰富起来 汉语被动句的发展: 东汉以后:“被”字被动句 二、古汉语被动句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又称之为意念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现代汉语: 大楼建好了。 鸡杀了。 饭我吃了。 树砍了。 1、“于”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于”,“于”后是主动者。“于”和主动者构成介词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 “于”的词性和作用 介词,本身不表被动含义,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兵破于陈涉。(《汉书·贾山列传》) 主语+谓语+于+主动者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被动句式:从句子结构本身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古文中常用“于”字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如: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好辨认。如: 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 (孙嘉在齐国接受齐王的聘问。) (屈原被楚国放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利用物而不被物牵制,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2、“为(wéi)”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为”,“为”后可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后还可加“所”字,“为”和主动者构成介词词组作状语。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也可以不出现。 主语+为+主动者+谓语 构成方式:动词谓语前用 “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 “为”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身体离散,[为天下]戮。(《吕氏春秋·慎大》)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为”的词性和作用:介词,引入主动者。 主语+为+主动者+所+谓语 主语+为+谓语 构成方式:“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不出现,直接放在动词前面构成被动句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策燕三》) 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左传·襄公十年》) “为”的词性和作用: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构成方式:在动词谓语前用 “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其后加助词“所”强调动作与施事者的关系。这种格式产生于战国末,自汉代开始盛行。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为”的词性和作用:是介词,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所”的词性和作用 助词,表被动语态,帮助构成被动句。 主语+为+所+谓语 构成方式:“为”后的施事者承前省去,句意不变。 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 )所杀。(《汉书·王莽传中》) 嵩将诣州讼理,为( )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如: 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练习: 下面的语句是不是被动句?如是,请说明是怎样构成的. 闵王毁于五国。(《荀子·王制》) 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汉书·贾山传》 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马中锡《中山狼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见”字被动句式 构成方式 在动词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