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 大家之“家” 一、我爱我家 在假期里,同学们有没有想念老师和同学呢?说一说你的感想。 体验 开学了,回到学校的心情怎样?对学校、班级的感情与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思考题: 1.什么是归属感?什么是对班级 和学校集体的归属感? 2.什么是大家之“家”? 为什么我爱我“家”? 3.为什么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成长 的园地?或者学校对我们成长的作 用有哪些? P5-6 归属感 1.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 种 感受; 2.是弗洛姆( E .F r o m m) 理论中的术语, 意指 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 9 4 3 年提出“ 需要层 次理论” ,他认为,“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 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 自我实现” 。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现 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 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 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缺乏归属感易患抑郁症 !!! 马斯洛在 1 9 4 3 年提出“ 需要层次理论” 归属感测试 下面10个问题,请你根据当前情况,对问题做出回答,并评分,然后计算分数:(计分法:是,3分;不好说,1分;不是;-1分) 1、我愿意在工作中承担重大责任 2、我在意班级的发展 3、我愿意为现在的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干 归属感测试 4、我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5、我愿意在班级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6、我能够掌握在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分寸 7、现在的班级给我有一定的安全感 8、我愿意承担班级赋予我的职责 9、我在工作中能找到很多乐趣 10、我会把自己的发展和班级的发展结合起来 如果你的分数 ≥16 分,说明你目前有比较强的班级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 ≥10 ,< 16 分,说明你目前有一定的班级归属感。 如果你的分数< 10 分,说明你目前的班级归属感比较弱。 讨 论 如何提高 “归属感”? 校园生活写真 描述一下上学期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四人一组寻找校园生活的乐趣,分享同伴的快乐,分析快乐的源泉。 (1)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自己在学校学习和在家里学习的不同。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含义是什么? 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也可理解为:学习贵在得到一个好老师,但得到一个好朋友也很重要。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专门的教育设施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系统的课程内容,合理的教育教学规范…… 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深厚的学习氛围、有教师给予的专门指导和帮助、有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 结论: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最佳场所。 在班级和学校中学习和生活,我们每天都要和老师、同学交往。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我们逐步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掌握了很多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在良好班风和校风的熏陶下,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在精神上互相支持,我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结论:班级和学校生活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 1.尊师敬长,尊老爱幼 2.不随意吐痰,乱丢纸屑 3.不骂人,大架,向同学挑衅或闹事 4.对人有礼,说话文明 5.上课保持安静(这是对老师的基本尊重哦),上课积极发言(要主动帮老师带起学习的积极氛围)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大意】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 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 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 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 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3)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列举:学校中已经开展的活动有哪些?这些活动分别促进了学生哪方面能力的发展? 1、我爱我“家” (1)“家”的感觉 “家”是指什么?什么是归属感? (2)成长的园地 a 、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b 、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c 、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2)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 * * 在班级、学校里,我们感到温暖、快乐,我们在这里获得知识、发展才能、培养特长、陶冶情操。如果说我是一滴水,那“我们”就是大海,我与“我们”不能分离。我们都是集体的主人,为了集体的荣誉和美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