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知识,从而快捷有效地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2.品味一些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什么是新闻 ? 新闻的六要素 一、自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二、再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导语和标题) 结论:标题比导语更简洁。 新闻的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并思考可分为几个层次? 背景资料补充 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发动三大战役,给国民党以致命的打击。北方的局面基本已被我军控制。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大搞和平谈判阴谋,但被毛泽东看出这种阴谋。发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20日夜接近21日清晨,我军就发起了渡江战役。 新闻的特征 词语积累 默读文章,思考:全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 *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凡是开头冠以“新华社电”“本报讯”“本报记者报道” 字样(电头)的文字,不论长短,都是新闻。 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结果。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起因、 经过、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第一层: 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 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 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 (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质疑析疑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3、简明扼要。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 2、报道迅速及时。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导语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不含是不包括,体现本文语言确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