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学08 法学08 经济法学 徐伟敏 山东大学法学院 xwm@ 为什么学习经济法? 1、Exciting And Useful Subject—— Not Just Black-letter Law And Very Topical You will need some awareness of it in your future career 2 、Challenging—— New subject Update frequently Inter-disciplinary Exposes you to another discipline (Economics) 经济学? Do not be afraid! We must have som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s This doesnt require any daunting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参考教材 杨紫煊《经济法》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昌麒《经济法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07 推荐网站 经济法网http//: 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 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 法大民商经济法网/ 中国法学网 http//: 中国反垄断法网 中国竞争法网 Suggested further reading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从》 史际春主编/《经济法学评论》 杨紫煊主编/《经济法研究》 梁彗星主编/《民商法论丛》 刘文华、徐孟洲主编/《经济法案例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 Suggested further reading [日]金泽良雄/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 [美]Herbert M. Bohlman, Mary Jane Bundas,/《商法——企业的法律、道德和国际环境》 Suggested further reading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 [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 [美]大卫·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 Suggested further reading 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 张乃根/《法经济学》——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现象 绪论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经济学知识举要 三、西方主流经济学更迭的启示 四、现代国家干预理论 五、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法学发展概况 六、我国经济法学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绪论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 经济法学与经济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规律、经济法的内容结构、调整机制、作用、价值,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间关系的法学学科。 经济法学研究框架 经济法基础理论 经济法主体制度 市场规制法学 宏观调控法学 (二)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法学 2、历史分析 3、比较法 4、跨学科综合 为何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 (一)经济与法律是互动、联结的 经济学研究理性选择 法律制度影响理性选择 经济学的对象,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不是金钱或经济,而是理性选择,经济学是判断法律规则效果的关键工具之一。 ——[美]大卫·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 (二)经济学具有技术优势 在吸收牛顿数学的过程中,经济学获得了其他社会科学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使其向其他社会科学的扩散成为大势所趋,使政治学、历史、地理、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发生了革命……对这些松散活跃学科的侵入被称为“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最近的一个受益者或受害者是法学。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 技术优势的例证:博弈论(game theory) 个体决策时的最佳选择有时取决于相互作用的其他个体的选择 囚徒困境(prisoner dilemma)、优势战略(dominant strateg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