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_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_鲁教版解析.ppt

七年级政治下册_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_鲁教版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天,小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几名歹徒对他实施抢劫。小凯与歹徒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数刀,身受重伤。 讨论:自己怎样看待小凯的行为?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诉讼制度。我国行政案件的审理采取两审终审制度。 一般程序:一审 (起诉-受理-审理-裁判) 二审 执行 教师寄语 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法律保护伞下,健康安全地生活 。 * 学习目标: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自主学习: 1、为什么需要自我保护? P68 2、青少年容易受到侵害有哪些?P69 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 3、免受侵害的方法有哪些?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4、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当自己遇到类似侵害时, 应如何应付? (1)宣传法律知识 (2)协商 (3)调解 (4)借助于法律 侵害程度较轻时,可以 …… 把你的零花钱 交出来! 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 (1)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 (2)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拨打110报警等方法保全自己。 (3)万不得已时,两害相权取其轻 (4)必要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依靠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某中学八年级女生王某和李某,在下晚自习后回家路过一片树林时,忽然有一个约30岁的歹徒手握匕首出现在她们面前,意欲行暴。在危急关头,王某趁歹徒不注意,猛扑过去,顺势用胳膊紧锁歹徒的颈部。歹徒见势不妙,用匕首向王某身上乱扎。王某忍着剧痛,让李某搬起石头砸向歹徒。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搏斗,直至歹徒无力反抗,她们才跑回家告诉家人。歹徒因伤势过重,还没等送到医院,便于当晚命丧黄泉。 以上女生做法对吗?为什么? 正当防卫的条件 1、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同时具备 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等危险: 要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哪些意外险情与伤害? 如果遇到了,应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 匪警电话—— 急救电话—— 火警电话—— 交通事故 报警电话—— “119” “110” “120” “122”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八大要领 1.记住可信赖的成年人的姓名、电话,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的帮助。 2.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3.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有人撬门扒窗,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必要时可拿起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4.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随,应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单位、居民家。 5.迷路走失后,应及时告诉警察,或者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迎接,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6.上学、放学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身上不要装过多的钱,不要携带珍贵物品。即使携带了,也不要随意显露。 7.遇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般不要与其硬拼。这时要镇静、机智地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 8.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体特征和其他线索,以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1990年,齐某被济宁一所中专学校录取,但她的录取通知书却被同学陈某截留。陈某以齐某的名义进入该中专学校就读,毕业后,继续冒名顶替当上了一名银行职员。1999年,得知真相的齐某以姓名权和受教育权被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01年8月28日,人民法院对我国首例受教育权侵犯案做出了终审判决。齐某依法获得了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近10万元。 说一说,齐某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学生谭某在骑车至村后交叉路口时,被驾驶摩托车的刘某撞倒,造成腿部骨折。刘某要求将此事与谭某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谭某交了住院押金1000元,谭某家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