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第3课_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分析.ppt

选修第3课_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梭伦改革的积极影响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1、经济上: ①扩大了下层平民就业机会,保障生活稳定 ②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成为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政治上: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六一汉”制度,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 ③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3、奠基石:在梭伦改革基础上,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继续推行改革,促成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1、梭伦出走 根本原因: 梭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主观原因: 梭伦坚持民主信念,不愿建立个人独裁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2、僭主政治的建立 原因: 建立: 积极影响: 梭伦出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三派纷争 BC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建立僭主政治 以独裁形式保护了梭伦改革的成果,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进一步推进民主进程 ① 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 ② 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改革 ③ 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 三、梭伦改革的局限性 1、贵族政治: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由世袭的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比较 2、民主政治: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3、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夺取政权后,大都装扮成平民群众的保护人,领导他们对付贵族的任何不公道的损害,实行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然而政权则不向平民开放。僭主政治是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1、说明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 2、说明改革是克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3、说明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4、说明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作出变化; 5、改革是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 从梭伦改革到伯里克利改革,最终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你得到哪些启示?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 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 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 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 调整公理和强权,协和共处, 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引用的梭伦诗句 “折中” 1(1)措施: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让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 ?恢复公民大会。 ?确立财产等级制。 → → 平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 2(2) 举措: 颁布“解负令”,付出债务奴隶制。 作用: 解除了债务制对平民的威胁,让欠债为奴的平民获得土地和自由。 (从债务中解放出来的平民成为世代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所必需具备的公民群体——对民主的作用) (2) 新贵: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如何缓解: ?确立财产等级制。(分享政治权利) ?设四百人议事会。(转移部分决策权)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转移部分司法权) (3) 拥护: 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明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 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未根本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仍存在氏族残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材料二: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 (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分析下列问题: 反映梭伦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2(1) 问题: ①贵族专权; ②平民社会地位低下; ③平民生活贫困,容易沦为债务奴隶。 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2(3) 理念:中庸。(折中)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