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实用课件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作者:陈廷一 传记: 是再现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个性风貌的一种文体。具有记实性、文学性、史料性等特点 1.基本原则: 一:要真实可信。 二:要生动耐读。 2.分类: 按创作方法分为: 历史性传记, 传记文学 按篇幅长短分为:大传, 小传 按立传人物分为: 自传, 他传 读传记,学做人 从传记中,你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的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关于作者——陈廷一 当代传记文学作家,先后出版了《孙中山大传》(上下卷)、《许世友传奇》三部曲、《贺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兄弟》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 陈廷一先生在文学界被誉为我国传记文学的扛gāng鼎作家。传记文学领域有“南叶北陈”之说,南有作家叶永烈,北有作家陈廷一。 “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以民众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他领导的推翻中国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历史和中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 字词积累 籍(jí)贯 佳肴(yáo) 奢侈(shē chǐ)秩(zhì)序 侍(shì)从 推崇(chóng):崇敬。 血气方刚:形容青年人精力旺盛。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十分严密。 甘于淡泊:心甘情愿的不追求名利。 解题:“布衣”和“总统”矛盾吗?两者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孙中山出身于平民阶层,源于“布衣”。 孙中山具有总统的身份,同时具备“布衣”的品德。 1、课文总共讲了几件事情,分别是什么事情? 整体感知,筛选信息 (1)见张之洞 (2)住房 (3)穿衣 (4)用餐、待客 (5)出行 2、讨论:作为大总统的孙中山,他身上具有哪些“布衣”色彩? 住 房间:不大 摆设:四把、两张、一张 外面:客厅兼做饭厅 简朴 衣 衣着朴素 外表整洁 (表里如一) 朴素 整洁 改学生装(“中山服”) 食 正:孙中山 反:唐绍仪 伍廷芳 俭约 伍廷芳 唐绍仪 俭 奢 反衬 行 着普通制服 绕道回府 古时皇帝出巡图 制止巡官 不事张扬 亲民淡泊 悄悄出巡 住: 房间: 不大 摆设: 四把、两张、一张 外面:客厅兼饭厅 衣: 食: 行: 着普通制服 制止巡官绕道回府 正:孙中山 反:唐绍仪、伍廷芳 衣着朴素 改学生装(“中山服”) 反衬 外表整洁(表里如一) 简朴 朴素 整洁 俭约 不事张扬 亲民淡泊 生活细节 思考3: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代伟人,应该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轰轰烈烈的事迹,可作者为什么只是选取孙中山生活的一些小细节呢?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这些小事能有效反映孙中山简朴、甘于淡泊的精神和民本思想,孙中山的“布衣”形象也能更突出;也体现了“布衣总统”不同于一般总统的独特性。 答题模式:表现手法+作用 连接考试: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豆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回想铁生》 作者通过细节描写:①表明史铁生的生存状态。(2分)②表明史铁生在死神的追逐下,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与疾病抗争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③表明史铁生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没有退缩到麻木无知的颓唐地步。(2分)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 ,表现了 高尚品格,以及永不褪色的个人魅力。 本文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与张之洞的交往故事以及他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的衣、食、住、行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的高尚品格,以及永不褪色的个人魅力。 课文主旨 分析探究 1、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问题一:表现了孙中山谦虚谨慎,不卑不亢的高尚情操。 问题二:1、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 2、孙中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 3、张之洞爱才、重才。 2、本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孙 中山?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