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的优势 湖北武汉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姚汉金 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产生的背景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 公共卫生经费标准由原来的人均25元提高到人均30元; 新增经费主要用于 扩大现有项目覆盖面(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 提高项目保障水平(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病,传染病、应急和卫生监督协管) 新增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儿童、老年人) 管理目标人群覆盖要达到30%; 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单独的一类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中央财政投入的经费占基本公共卫生总经费5%(1.5元); 探索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模式。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制度安排 均等化概念:每个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目标 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20年,均等化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健康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11类43项服务 健康管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 人群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 疾病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公共服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基本项目实施主体与经费保障 实施主体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补充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发挥指导、培训作用 经费保障 2009年人均15元,2011年25元,2013年30元 2015年人均40元以上 制度建设 2009年10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 2009年12月,印发《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2010年11月,卫生部成立项目协调工作组和专家组 2010年12月,印发《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制度建设 2011年5月,卫生部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2011年11月,卫生部印发《关于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2年6月,卫生部印发《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 2013年6月,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2013年7月,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7.2元 建档人数11.1亿,电子建档10.2亿,电子建档率74.9% 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1.16亿人 孕产妇:1725万 0-6岁儿童:8783万 高血压管理:7861万人 糖尿病管理:2179万人 重性精神病管理:338万 2005-2012年全国3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 系统管理率 三、2013年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为什么要加入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 1、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井喷”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 高血压发病状况 糖尿病发病状况 脑卒中发病状况 我国慢性病的“井喷” 慢性疾病“喷井”造成的经济负担 未来10年, 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将给中国带来 至少550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WHO, 2003) 2、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的优势 (1)全科医学的鼻祖:扁鹊 (2)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辨体施治的治病与养生法则 整体观念 辨证施治 辨体施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发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映。 (3)中医强调“治未病”,与全科医学预防为主思想极为相似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 “是故圣人不治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