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业务学习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祥解.ppt

月业务学习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祥解.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血管病防治中的障碍 临床试验 临床应用 临床预后 医生接受 信息合成 教育策略 病人和社会接受 教育 依附 障碍 缺乏医生教育 效果轻微或理解不足 危险性高 试验质量差 试验结果没有普遍性 障碍 缺乏病人教育 疾病筛查问题 依附性差 绝对效果差 生命质量问题 结束语 无论指南或是共识,都是临床实践的参考,要视具体情况,认真分析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危险因素,衡量使用各种疗法的风险与效益,灵活运用。 Thanks *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卒中,恶性肿瘤在人类死亡原因序列中明显前移,成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根据 WHO卒中协作研究组对5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卒中列在前三位死亡的国家有40个。例如,卒中在美国是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在日本卒中引起的死亡居于首位。首次卒中发作的第一年存活率为22%(男性)和 25% (女性)。每一次卒中复发都增加严重残疾和死亡的可能性。 全世界范围内卒中也是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由于卒中对老年人是重要的死亡或致残原因,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速的情况下,卒中的危害性也必然日益突出,因此,卒中的防治已成为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 1. WHO The World Heart Report 1999, Nikkei Medical 1999, Japan Welfare Ministry 1997 2.Williams GB, et al. Stroke 1999;30:2523–8. * 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者突然出现 上述表现时,高度怀疑脑卒中,应立即送往医院。 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理和急救 (一)应收集的信息: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集有关病史并进行简要 评估(见表1)。关于发病时间的信息尤其重要,因关系到急诊治疗方法(如溶栓) 的选择。 23 表1 急救人员在现场或救护车上应收集的信息 1、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 2、确定神经症状的性质 (1)肢体或面部的无力 (2)说话不清或异常语言 3、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详见附录Ⅱ-3): (1)语言 (2)眼运动 (3)运动反应 4、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 5、近期用药史 (二)急救措施及相关处理: 1、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及心电监护。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衣领,有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必要时吸痰、清 除口腔呕吐物或分泌物。 3、昏迷患者应侧卧位。转运途中注意车速平稳,保护患者头部免受振动。 4、对症处理,如高颅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抽搐等的处理(详见第九章)。 5、尽可能采集血液标本以便血常规、生化和凝血功能试验能在到达医院时立 即进行。 6、救护车上工作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室,做好准备及时抢救。 *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往往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或永久残疾。通过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在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对于急性期的治疗,尤其在早期、超早期溶栓治疗等方面。   1? 溶栓治疗   1.1? 药物溶栓? 根据溶栓途径,有动脉溶栓及静脉溶栓两种途径。现认为两种途径均可利用,而动脉溶栓的时间可延长为静脉溶栓的2倍。如利用介入技术,则溶栓成功率明显提高。常用溶栓药物有:   1.1.1? rtPA? 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其血清中半衰期为4~6min,同血块中的纤维蛋白结合后半衰期延长。溶栓的时间窗为3h,主要的危险为颅内出血和全身性出血等。成人剂量为0.9mg/kg,总量≤90mg。首先在1min以上的时间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余量在1h内静脉滴注。   1.1.2? 尿激酶? 是国内常用的一种溶栓药物,入血后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通过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而发挥作用,其半衰期约为(14±6)min。其用法为先给予25万u左右的负载剂量,然后继续给予,总剂量一般认为在75~150万u, 也有主张100~200万u[1]。另有认为[2],溶栓成功后6~8h应追加25~50万u(先在总量中扣除),以防止复发梗死。溶栓时间窗为6h。   1.1.3? 链激酶? 因其较高的出血危险及具有抗原性,现很少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1.2? 机械溶栓? 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利用导管将血栓破坏装置直接送入血栓栓子处,其具有在数分钟内即能破坏血栓的优点。早期的临床试验表明此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可行的[3]。   2? 抗凝及降纤治疗   2.1?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不能溶栓,只能防止血栓的进展与防止栓子的再次形成,没有使血管再通的功能。目前抗凝治疗多用于进行性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