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Fe表面及分子吸附的电子结构研究讲义.docVIP

金属Fe表面及分子吸附的电子结构研究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南 大 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题目名称: 金属Fe表面及分子吸附的电子结构研究 姓 名: 学 号: 攻读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 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在教研室: 指导教师: 填写日期: 2007年12月 (选题报告由研究生填写,原件交研究生助理处) 2007年 12月 15日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附主要参考文献) 1.1课题来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始终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而在现代工业当中,由于催化剂的使用,使得工业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工业生产过程都有催化剂的参入。有催化作用的金属主要有第Ⅷ族元素Fe、Co、Ni、Ru、Rh、Pd等,而Fe作为过度金属3d族金属,其3d壳层没有被填满,价电子位3d6,因其特有的d电子结构,使它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所以过度金属Fe作为一种催化剂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作中。例如铁是氨的合成反应以及费一托反应的催化剂[3-5]。 由于过渡金属Fe具有很好的活性,所以在常温下,Fe表面会发生很多物理化学反应,并影响到Fe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近年来,CO、N2、H2、C、O、S在Fe表面吸附是研究者研究的热点。这些物质在常温下都有可能吸附在Fe表面并渗透到Fe内部形成化合物,进而影响到Fe的物理化学性质。如CO吸附在过渡金属Fe表面上的吸附活化对涉及CO参与反应的许多催化过程(F-T 合成、CO甲烷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制氢气、合成甲醇、CO化学制聚氨酯塑料单体或其前驱体以及CO化学制草酸酯、醋酸和醋酐等化学过程)都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研究Fe表面的掺杂吸附,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能更准确地得到Fe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微观水平上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可以获得表面吸附、扩散的动力学信息,有助于人们认识吸附质和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1-7]。截至目前,过渡金属Fe表面吸附杂质后,很多特性尚未确定,故很有必要研究过渡金属Fe表面吸附。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Fe表面的掺杂,国内外鲜见报道,本文拟采用分子动力学软件VASP尝试做Fe表面掺杂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本课题主要受湖南省国际合作项目与中南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经费支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在常温下,金属表面可吸附多种物质,常见的主要有C、S、O、N、H等原子及CO,H2等分子。目前,碳原子及碳化物分子如CO 等在过渡金属Fe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9]。 实验上对一氧化碳在铁低指数表面的吸附及分子与Fe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做了很多实验和理论研究[10-15]。常用的实验测量方法有低能电子衍射法(LEED),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X光光电子能谱(XPS),升温脱附(TPD),红外光谱光光电子能谱(IR)和分子束方法等。LEED方法主要用来研究晶体的表面重构、表面驰豫以及表面吸附态等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方法电子能量损失谱,可以研究表面吸附质的几何构型、吸附高度等信息。1981年,Erley用LEED和HREELS方法研究了CO在Fe(110)表面的吸附情况,提出在CO覆盖率为0.25ML和0.5ML时,CO分别以竖直方式和倾斜的方式吸附在Fe表面原子的顶位[16]。Moon等人通过 XPS和TPD实验研究CO在Fe(100)表面的吸附情况观测到,CO在常温下以分子的形式吸附在Fe表面,大约在440k温度时CO分子分裂成C和O原子,大约800k下C原子和O原子重组以CO分子形式释放[17][18]。由于实验技术和实验条件的局限性,很难准确全面的了解杂质在过渡金属表面的复杂吸附行为,而借助于计算机模拟却是一种经济实效好方法,它是实验的有益补充。由于它的重要性,可靠性,成本低,且能使被模拟体系的特征和性质在理论上更加全面的显示出来,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提高以及计算方法的发展,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工作研究。 近年来,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过渡金属表面吸附研究已成为国际材料学术前沿研究热点[19][20],特别是Fe金属表面的吸附研究。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有着半经验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它只需要知道构成微观体系各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不需要任何可调经验或拟合参数,就可以基于量子力学来处理体系中的电子运动,来计算出该微观体系电子的波函数和对应的本征能量,从而求得系统的总能量、电子结构以及成键、弹性、稳定性等性质。Aary和Eodriguez[19]用基于DFT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CO在Fe(110)表面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CO吸附在洞位时最稳定,其吸附能为67.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