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前重点内容记诵
第一专题: 宇宙中的地球(大考点)
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考点1)
1、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3、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考点2)
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具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原因是:(特殊性)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具有适宜温度和液态的水。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具有生命呼吸的大气。
有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昼夜周期适中,为24小时。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3)
1、太阳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2、太阳活动的标志是光球层的黑子和色球层的耀斑。
3、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其对地球的影响是:
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或中断。
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两极地区(夜晚)出现:“极光”现象 。 太阳活动可能造成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
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4)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运动
形式 旋转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 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 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除南北极点外全球都相等:15°∕小时 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 转 太阳 自西向东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会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A与光线垂直,平分赤道B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C冬、夏至时,与极圈相切。
同一经度的地方时相同(会算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
产生了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夏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4、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相反
五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考点5)
1、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纵波(P)传播速度快,横波(S)传播速度慢;纵波可以通过气、固、液三态,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 以莫霍界面(S P过,V加快)和古登堡界面(S消失,P下降)为界,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
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其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故合称为岩石圈。
2、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厚度最薄的外部圈层是: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一、地壳物质循环。(考点1)
1、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2、各种岩石 外力作用 沉积岩
3、各种岩石 变质作用 变质岩 4、岩浆岩、变质岩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考点2)
1、地质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地震、褶皱、断层) 岩浆活动(火山) 变质作用 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和重力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2、读景观图辩识属于内力作用(见P78-81图)的是:火山地震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
地堑)变质岩(大理岩)等。
3、读景观图辩识属于外力作用(见P76-86图)的是:水蚀地貌〔黄土地貌(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溶洞、石笋、石柱、钟乳石)、丹霞地貌〕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雅丹地貌)冰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洞)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洪积)扇〕风力堆积地貌(沙丘 、黄土高原土的来源)海浪堆积地貌(沙滩)。
4、褶皱:
背斜
A、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流仿真讲义.doc
- 交通配套标线标志交通信号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讲义.doc
-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讲义.doc
- 交通事故占用车道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讲义.doc
- 交通文化研究纲领讲义.doc
- 交通信号灯采购及安装工程招标文件2014.6.12讲义.doc
- 交通信号灯课设讲义.doc
- 交通银行2014校园招聘笔试冲刺模拟卷[11月2...讲义.doc
-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作业讲义.doc
- 交通运输方面考试复习讲义.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