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题目: 从审美角度评析林语堂的翻译观—— 以林译《小窗幽记》为例
课程名称: 文学与翻译
学生姓名: 学号:
院 系: 外 国 语 学 院 英 语 系
班 级: 英本 班 序号:
任课教师: 职称:
提交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成 绩:
从审美角度评析林语堂的翻译观
—以林语堂英译《小窗幽记》为例
摘 要 :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用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文化传播到西方。林语堂在其《论翻译》中系统讲述了他的翻译观。本文以林语堂的英译《小窗幽记》为例着重从审美角度评析他的翻译观,包括“忠实,通顺,美”的翻译标准和他的通俗抒情哲学等翻译美学思想。
关键字 :林语堂;审美欣赏;《小窗幽记》;翻译
引言
林语堂一生“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其翻译观体现于他的《论翻译》中。除了确立翻译标准和作品选择的体裁,他提炼中西方文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通俗抒情哲学和“性灵,闲适,幽默”的翻译审美观。本文以林语堂的英译作品《小窗幽记》为例,从审美欣赏角度具体评析他的翻译观。
一.林语堂的翻译观
笔者认为,林语堂的翻译观可概括为两部分。其一是包括翻译标准,通俗抒情哲学等在内的审美观,这也是他翻译观的核心部分。其二是对作品体裁和翻译即创作的探讨。
(一)翻译标准
在《论翻译》中,林语堂提出了“忠实,通顺,美”(成昭伟,2010:13)的翻译标准。在“忠实”问题上,林语堂反对“字字对译”,也反对“胡译”,提倡“忠实须求传神”。所谓忠实是指“原文之神气与言外之意”。(林语堂,1995:319-320)译者不仅要达意,还要传情,并在翻译时引起读者身临其境的审美冲动。(陆洋,2005:19-20)但是,林语堂又认为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绝不可能将这些同时译出,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林语堂,1995:319-320)
在“通顺”问题上,林语堂提出句译,即翻译必须以句为本位,而不是逐字翻译。译者必须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应“忠实”于译语文化的阅读习惯,应以译语的“行文心理”为标准。(陆洋,2005:19-20)
“美”译是林语堂翻译观的内核。他认为艺术之“美”在于“风格与内容并重”。“美”是在“忠实”和“通顺”的基础上,尽力趋至“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和“体美”的佳境。林语堂的翻译标准实质上就是“美”的标准。(陆洋,2005:19-20)只有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和谐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即“传神”求“美”。
通俗抒情哲学
“性灵说”是林语堂通俗抒情哲学的核心与本质。所谓“性灵”,是作品展现的自然个性风格,即表现真我,以自我为中心。林语堂将“性灵”视为艺术的根本,认为创作主体要向读者显露自己的真面目,袒露心胸,流露真实情感。笔者认为,林语堂的译文重意轻法,充满个性,不为格式和章法所拘束,也是由“性灵说”引发。
林语堂的文学体系是以闲适为格调的,注重内容上的闲情雅趣和形式上的闲谈文体。他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与读者情感互动,文风上崇尚自然清新,选材上小到品茶烧饭,大致儒道美学,贴近生活,注重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杨柳,2004:43)笔者认为,闲适格调表达了林语堂淡然平和的心态,对超然古朴之风的向往。
林语堂的通俗抒情哲学就是他提炼中国袁中郎的“性灵”内核和西方表现主义形成的独树一帜的美学观。林语堂坚持“一切的表现都是艺术”,艺术即抒情即表现。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为了抒发感情,表现个性。笔者认为,林语堂的通俗抒情美学就是独特的性灵说与闲适格调和幽默的结合,强调主观个性,真实情感,自由不拘。
二.林语堂的翻译观在其英译《小窗幽记》中的体现
《小窗幽记》作者为明人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糜公,是晚明山人墨客的领袖人物,他工诗善文,尤长小品清言,盛名于天下。《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陈眉公,2008:5-6)字字珠玑,充满浓郁的佛道庄禅色彩和灵性四射的意趣,渲染出作者高远而超脱的生命观。(张婷,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的分析 英语毕业论文.doc
- 《牛津小学英语》 英语毕业设计.doc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教程》(附四篇完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doc
- 7C写作原则中简洁性与具体性的对立与共存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doc
-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Based on the Design of Beijing Olympic Medals 英语毕业论文.doc
- A Comparison of Daily Taboo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禁忌之比较.doc
-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Formation 英语毕业论文.doc
-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商务函电的翻译技巧.doc
- How to improve pupil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 英语毕业论文.doc
- Proposal for Setting up Tiny World Children’s Toy Store Project 英语(本)毕业论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